先贤仲子

《论语》随笔之一
本帖最后由 仲崇民(仲浅) 于 2012-11-12 13:20 编辑

        引  
  《论语》是一本语录体的书,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对话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西汉时候有几个版本,都早已佚失了。东汉的郑玄根据他看到的《鲁论》、《齐论》等,给《论语》做了一个注。但现在大家手里拿的这一本书,是宋朝大儒朱熹先生所注解的。对朱熹的学问和人品,我不敢乱讲,但是他对《论语》的注解绝对正确吗?特别有很多有损仲子形象的错误解释。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选功名,而且必须采用朱熹的注解。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思想”之中。换句话说,明代以后的人为了考取功名,都在朱熹的思想中打圈子。因此,导致现在的所谓专家学者们,依样划葫芦,照搬照套,这我真的不敢恭维,我个人认为,错误不少,不能全信,只供参考。今逢长假,闲来无事,拿起《论语》,细细读来。重读《论语》,感觉不同,随笔记下,以慰我心。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说有一天,仲子在孔子门前弹瑟,孔子闻其音说道:“仲由啊!你弹的瑟,不合雅颂,不能让人心气平和,旋律中暗藏刚烈杀伐之音,给人一种性情勇武的震撼,里面欠缺平和雅静的韵味”。其他弟子听到孔子这样批评仲子,都错误的认为孔子不喜欢仲子,就对仲子很不恭敬。孔子深知仲子是众弟子中最能做到躬行实践的一个人,所以他得知弟子们误解了他的话,后又补充说道:“仲子的学问已经大有所成,但是未臻佳境,就像人们从外面进来,登上厅堂,还没有进入内室一样”。从此不难看出,孔子对仲子的爱之深,责之严。所以,论其弹瑟,正是希望仲子能把学问做得更加精深,更加细致。同时也体现了孔子教育弟子方法,由浅入深,步步引进,程度不等:入门、上阶、升堂、入室。
                                                                                             

                                                                              时间:2012-10-3午时


倒序浏览 看全部 全部回复10
{:soso_e179:}学问家
从爱之深,责之严中就能看出仲子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了。
门人不敬先祖最大的原因就是先祖有一说一,不会装蛋,不会拍马屁,不知道阿谀奉迎!
回过头来在看看他的后代们,呵呵!
《论语》是得好好读读,在看前人注解的基础上,悟一悟本来的含义。
拜读,领教,谢谢 !
看看《子路治蒲》,我们的老祖宗只会干实事,不会阿谀奉承;他为民着想,不计较个人利益。过去的官府、学者,现在的学者、官员有几个能做到?
   看看现今的大多数人,能登堂的人有几何,不断学习,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实践,才能不断的进步。知识光停留在书本上,在高的水平也没有用,学而有用,学而会用都是人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学的知识只会日积月累,到时候用起来就知道原来学的东西这么好、这没有用。正所谓“书到用时方知少"。
  所以我们做事情先要先读懂自己,读懂这个社会,定位自己,从自己做起,想立足,就得肯学、肯干。象崇民能不断从论语中不断发掘老祖宗的精辟见解,应多发表在网络和相关刊物上,学术研究就是让大家不断的总结,不断的认知,时间长了,也就认可了。
希望多看到这样分析的文章
拜读了
建议崇民一定要将所写的保存下来,以后可以记载在仲氏家族的文献中,凡是对家族历史研究和现代工作有贡献的,我想都应该载入家族史册。
回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