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293|回复: 5

[文献古籍] 仲家浅记

[复制链接]

1011

主题

4058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3463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6-6
发表于 2012-12-22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仲家浅,仲夫子子路故居也。环十里余,皆其子姓姻族。“浅”之义不可解。或曰:地属运道,河狭流浅,岁岁疏浚,实烦人力,土人以名者,纪劳也;或又曰:浅作堑,方言殊也。
      浅上为仲庙,祀仲夫子。峨冠朱衣,执笏面南。侧复图容于石,为宋高宗手迹。阶除户牖闲,松桧环合。或偃或卧,攒蹙伟怪。风雨荡激,鸟雀声啾啾万状。其右为袭翰林博士家,朱门丹甍,照耀人目。此葢国家优崇之异数,前此未有也。或曰:孔门高弟亦多矣。乃于颜曾孟外,独仲氏后得官,非以好勇之故乎。
      尝闻来鹄之言,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耻之。诸侯有堑垒以遏寇,有甲兵以御侮,小白犹能辞其耻以救之。夫子无堑垒、甲兵,为宋卫所暴,匡人陵劫,由也不得施其后。浪死于燔台,又奚用白羽、赤羽之多哉。又曰祭法:捍大患,则祀之。素王道穷,由不终捍,宜贬其祀,以观来者。
      嗟乎!此不待予言,而始知其妄也。燔台或无解于伤勇。至以齐桓律子路,不智矣。桓公有土地、甲兵,犹赖管子定民安国、隐令亲邻之后,始能救邢复卫。孔子、子路羁旅相随,其所谓赤羽、白羽,徒虚志耳。苟孑身与陈蔡之徒兵相角,徒死而已,于事何益。即桓魋之难,欲轻身犯其锋,所谓暴虎凭河之勇,孔子亦必不与。若匡之畏,固已授戟下矣,孔子止之。是岂不欲捍患者?鹄之言,讵不大谬也哉。或曰:“然”,是宜为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5

主题

2238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4206
注册时间
2010-3-4
最后登录
2024-4-12
发表于 2012-12-22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仲家浅的“浅”字,有传这是为纪念仲虔不避艰险,但为了避其讳,把“虔”改为“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

主题

2580

回帖

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积分
17432
QQ
注册时间
2011-11-23
最后登录
2024-6-5
发表于 2012-12-22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从网上看到的“仲浅村由来”
  鲁桥镇以北十二里老运河涯上有个仲浅村,村内居住着孔夫子贴身门徒仲子路的许多后裔。早先这个村叫横坊村,为何改叫仲浅村呢?
  仲子路故里是泗水县泉林,后裔多居周围。唐朝时候,有个大诗人叫贺知章,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到处访师问友。这年贺知章从曲阜来到泗水,一面游赏泉林风光,一面寻访孔儒大弟子的后人。有位叫仲才的,为人忠厚和善,爱交朋友,深通儒道,又有武略。四邻八乡都知道他为人公平,有了难事儿就去咨询,所以人们就叫他“仲裁”。仲才虽然整天为人说情裁事,可从不贪图人家好处,家境一直贫寒。这天贺知章到了泉林,正好碰见仲才,二人一见如故,成了朋友。贺知章还写了一首诗相赠,诗曰: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贺知章后来考中了进士,升为礼部侍郎。到唐明皇的时候,因看不惯官场腐败,辞去官职,当了道士,云游四方,仲才跟随在身边。有一年,他们坐船来到一个地方,贺知章看这地方不错,就仿照孔孟庙宇样式,为仲才祖先仲子路建造了仲子庙。在仲庙旁建造了住宅,置办了田产,便告辞而去。仲才为纪念好友贺知章,在河涯上建造了一座牌坊。从此村子就叫横坊村了。
  清乾隆年间,横坊村有个仲氏后裔名叫仲虔。人长得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加上自幼习武,故胆识过人。那年湖区遭灾,兵匪为患,几百名匪徒来到横坊村,烧房子,掠财物。仲虔挺身而出,率众抗击,打败了匪徒,保住了横坊村。
  乾隆皇帝下江南回京,路过微山湖,龙船顺大运河来到横坊村闸下时,天黑了,停航住宿。不知是啥缘故,一夜间运河水干涸了大半,龙船搁了浅。第二天启驾,船走不动啦。州、县官员派了好多百姓前拉后推,怎么也拉不动。龙船一连被浅了三天,乾隆皇上也有些着急。随驾官和地方官员都束手无策。乾隆说:“快寻近地大力武士为朕推舟。”县令奏到:“横坊村有一小民,据说有九牛二虎之力。”“快叫来见朕。”不多时仲虔被叫到龙舟前。乾隆见仲虔身材高大确实不凡,便问:“壮士姓甚名谁?朕舟已在此搁浅三天,为何不来助力推舟?”仲虔急忙跪倒:“望皇上恕罪,小民乃仲子路之后名叫仲虔,只因老母病重,未敢离病榻左右,故没来为皇上推舟。”乾隆听后心中喜悦,不想此人还是个孝子。又想道:来到仲庙门前未有下船朝拜,仲由显圣怪罪也是有的,打趣道:“噢!是了,朕从江南来到江北,一路之上顺风顺水行舟,而到此搁了浅,是因有你仲虔(浅)在此呀。”说罢带领随驾官员拜了仲庙,看到庙宇年久失修,御批银两命地方官重修。然后回船,仲虔脱衣下水用力一推,龙船便随水而动,乾隆启驾回京了。
  因为乾隆皇帝曾说过 “仲浅”二字,而且仲虔又为皇上解除龙船搁浅之忧,从此横坊村就改叫仲浅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1

主题

4015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2071
QQ
注册时间
2009-11-25
最后登录
2018-11-19
发表于 2012-12-23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758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0830
QQ
注册时间
2010-4-23
最后登录
2024-6-5
发表于 2012-12-23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和虔无关,虔祖是金、元时的人,跟清朝挂不上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1

主题

4058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3463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6-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仲跻明(潍坊) 发表于 2012-12-22 19:46
刚从网上看到的“仲浅村由来”
  鲁桥镇以北十二里老运河涯上有个仲浅村,村内居住着孔夫子贴身门徒仲子 ...

      此文估计是在民间采风者把各种传闻糅合在一起,又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了创作。
      1.横坊村在任城(后为济宁州、济宁县),今属微山县,不在泗水。
      2.文中的仲子庙为横坊村仲庙,非泗水仲庙。
      3.在横坊村为卫侯子路建庙者,不是贺知章,而是贺知止。
      4.依照仲氏旧谱记载,横坊村仲庙首位主奉祀者,是中兴祖仲文。“仲才”怎么得名,不得而知。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仲裁”与“仲才”有关,这个附会水平。
      5.如天惟兄所说,虔祖是元朝人。作者把这事与清高宗沿运河南巡糅合在一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4-6-6 08: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