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查看: 796|回复: 10

[建言献策] 家谱体例和框架

[复制链接]

1011

主题

4059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3488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6-7
发表于 2010-9-26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我使用的框架

    纸张规格:A4(不要太薄,80g以上)。有条件的同志,可效仿古人,使用宣纸印刷。可向江苏南通的仲伟坚同志取经。

    打印装订方式:双面印刷,不拼页

    双鱼尾

  

【连载】家谱体例和框架

【连载】家谱体例和框架

 

【连载】家谱体例和框架

【连载】家谱体例和框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1

主题

4059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3488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6-7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体例

 

1.欧式fficeffice" />

1925年版的江阴谱、1995年版的沭阳谱,采用的就是欧式体例。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卒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缺点:显而易见——浪费纸张,不易查找世系传承情况。

5GUDOzDg.jpg

 

Zmnqayov.jpg

 

nieQnlMV.jpg

 

       zqPGBaRD.jpg

 

       ar9y4ral.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1

主题

4059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3488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6-7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体例

 

2.牒记式

 

1904年仲家浅村汇编的《仲氏族谱》,采用的就是牒记式体例。fficeffice" />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E8jtaHqH.jpg

 

tv5QDV5N.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1

主题

4059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3488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6-7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体例

 

    3.苏式

    苏式又称吊线式,其实是在欧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用于连接父子、兄弟的直线和垂直折线。

   

    其缺点和局限性,与欧式相同。

 

i5nx5EnS.jpg

 

sezm7FCe.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1

主题

4059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3488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6-7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体例

 

    4.宝塔式

     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像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758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0844
QQ
注册时间
2010-4-23
最后登录
2024-6-7
发表于 2010-9-26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苏式就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1

主题

4059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3488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6-7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推崇的体例

 

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方便阅读,利于普及”为出发点,参考欧、苏、吊线式谱例并对其优秀部分进行整合和创新。fficeffice" />

具体做法是,族谱正文分为两部分:谱系图、谱传。先图后传。

谱系图:融合欧式、吊线式体例的优点,采取“家谱树”的形式。族谱世系自上而下,以直线连接。每图只列五代世系,条理清晰;自右而左为同辈兄弟。五代排满一图后,则另起一图,但第五代必须同见于第一图的末一栏与第二图的第一栏,两图共列九代。第三图则由第九代到第十三代,以此类推。

X8qMNjE4.jpg

 

谱传:完全采用苏式体例,并进行内容上的扩充。每个男性族人的名下都有相关的介绍,包括:系何人之子、生卒日期、毕业院校、学历、配偶姓名、子嗣情况、女儿姓名、嫁入何村何人等。

V78WMLb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275

回帖

1714

积分

贡士

积分
1714
注册时间
2020-9-11
最后登录
2023-10-6
发表于 2010-9-26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延袭老家谱的方法,用欧式(今见仲磊指出,方知为此)续谱.自觉与其他方法相比,此法甚好!其优点是:1,谱系清晰,一目了然.2,昭穆层次分明,便于查找.3,人员过多的代次,可以统一分按"裔"重起或另立一册.4,迁外支系,繁为众者,可另立册.也可分裔而列.

     仅供参考.

     曾在仲研会海安会议上,我曾出示过我续的家谱.本网也请仲磊代发表过部分内容.主要是推荐这种模式,以促进续谱进程.同时,在会上,沈阳宗亲仲维国也给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我认为:1,右起竖排比较好.有很好的气韵.诸如左起竖排,各种横排,我都进行过比较.2,版页上,用汉瓦当案做底暗图,确实气势不一样,更有古香古色的味道,很不错!3,因为一些原因,我将所续的家谱赠送给南通图书馆和博物苑,他们希望在书中能有作者的照片和续谱经过.望宗亲们务必记住此事(声明:决无沽名钓誉之意).以免日后再补,又要麻烦.

      至于使用宣纸之事,还是要看印刷量.多的话,还是印刷厂的比较便宜,也好看.用我的方法,是全手工,报废率较高,且裁切不太精美.自己搞了玩玩,还行.但不能上大雅之堂.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

回帖

201

积分

庠生

积分
201
注册时间
2017-3-3
最后登录
2024-6-5
发表于 2013-7-24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式宗谱”将取代前代所有“宗谱”格式。仲磊——能插入近代人物“版图”,将是创新光大。可局部尝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5

主题

2580

回帖

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积分
17500
QQ
注册时间
2011-11-23
最后登录
2024-6-7
发表于 2013-7-25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喜欢谱系图用家谱树、谱传用苏式的,我们潍坊使用的这种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572

回帖

3020

积分

进士

积分
3020
注册时间
2023-9-14
最后登录
2023-10-21
发表于 2013-7-25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仲磊 发表于 2010-9-26 13:25
我推崇的体例
 
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方便阅读,利于普及”为出发点,参考欧、苏、吊线式谱 ...

这个办法最好,统筹兼顾,我们宁阳修谱在跻平叔的坚持下就用了这个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4-6-7 23: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