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生
- 积分
- 0
注册时间2022-4-5
最后登录2022-4-5
|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仲聿修 于 2011-12-22 19:07 编辑
党员风采--记仲火根
来源:盛泽镇圣塘村党支部 | 编辑:盛泽镇圣塘村党支部 时间:2007-10-24
病人的生命就是我事业的生命,病人的康复就是我事业的成功,我最大的快乐就是为每一位病人解除病痛---仲火根。 一、进取 仲火根,是盛泽镇圣塘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普通医生,在医疗卫生岗位上,仲火根一干就是三十几年,从一名打针的小卫生员做起,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家境贫困的他只上了几年学,但他凭着对医疗事业的热爱,主动积极参加各地医院的培训班,不懂的地方问老师同事,他明白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年轻的他把工作以外的时间全部用在学习上,看书研究成了他生活的重心。他把病人也看成自己的老师,当时他所在的红旗大队有一千多名群众,就他一个卫生员,仲火根是全村人的“医导”,是全村人最信赖的好医生。不管哪家有了患者,仲医生必定仔细就诊,碰到疑难杂症他就帮村民联系外地医院。此后,仲医生并不放弃对患者的关注,常常亲自上门慰问患者,查看他们的检验单,边学习边摸索,以后再碰到同样的病例他就能自己解决了。 为了跟上现代医学知识的步伐,1985年,仲火根参加了第一届北京健康报振兴中医刊授学院为期三年的学习,并拿到了毕业证书。此后,仲医生更加刻苦钻研中西医结合结识,他反复自学、函授并运用于临床治疗,还结合多年的临床和实践,吸收系统全面的中西医理论知识营养,并融会贯通地提出一些新见,《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肝炎》、《红参治疗泄泻的临床报告》等多篇论文被编入了《中国乡村医药增刊》,多次在全国农村中医卫生协会学术会上报告演讲,获得好评。其中一文还被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录用,在海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 二、敬业 在农村,许多生活贫困的患者,就算查出了病因,往往也是拖延治疗,有的甚至拒绝治疗,生怕自己的病治不好又连累家庭,遇到这样的病人,仲医生的心情很沉重,他总是反复地劝说他们安心治病,为他们讲解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他为每个病人制定了几个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由病人家属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选择。他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热心对待每一位患者,让他们花最少的钱把病看好。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仲医生还亲自上门看病,并根据他们的病情制定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 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仲医生是位随叫随到的好医生。记得冬天的一个晚上,天下着雨,仲医生刚刚外出就诊回来,雨披还没来得及脱下,临乡的一位患者家属急匆匆赶来,家里的老母亲犯病了,腹部疼得非常厉害,行动又不方便,首先想到能求助的人就是仲医生。听后,仲医生二话没说,跟着患者家属就走。那晚,仲火根外出就诊了三次,一直忙到凌晨3点才躺下休息。这样的例子又何止一个二个?这样的经历早已成了仲医生生活中的惯例。 三、淡泊名利、乐于奉献 随着仲医生知名度的提高,前来找他就诊的群众越来越多,每天的门诊量都要超过60人次。他六点上班,六点下班,每天都要工作十二个小时,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中午也从不休息。有时累得不行,他也想给自己放一天假,但想到远道而来的病人,想到患者在疾病中挣扎,他说,我真的是放不下了!我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只要病人满意就行。与此同时,嘉兴的几所大医院看中了仲医生的医术,也看上了周边百姓对他的信誉度,几次派人来劝说仲医生,邀请仲医生去他们医院就职,并开出很多优惠条件,都被仲医生回绝了。他说,我是一名乡村医生,我的根就在农村,医生到哪里都是看病,但这里是我的家,家乡的百姓需要我,我是不会离开的!简单而朴实的话语,却能震动人心!仲医生,不愧是我们的乡村好医生。 几十年来,前来找仲医生的药贩子也是不计其数,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面对各种价格超低、可以获得暴利的药品,仲医生从不理会,因为他心中坚持着一个信念: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所做的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绝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拿百姓的生命开玩笑。 这位一心想着病人的乡村医生,看到村卫生室年久失修,道路又偏僻,他主动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建造新的卫生所,当得知村委会一时无法调齐资金时,他还主动捐款,深受群众的好评:仲医生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好医生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