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428|回复: 13

实现新时代仲研事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必须弘扬仲子精神

[复制链接]

342

主题

2639

回帖

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积分
19377
QQ
注册时间
2011-11-23
最后登录
2025-8-2
发表于 2025-6-23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仲子,名由,字子路,是孔子早期杰出弟子,儒家思想的忠诚实践者与坚定捍卫者。他少年英强,十九岁委质圣门,终身追随孔子,危难之际挺身相护;最终为平卫国叛乱,恪守“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信条,践行“君子死而冠不免”的尊严,结缨就义。其“卫道干城”的一生与崇高品德,穿越两千馀年时空,历久弥新。
  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事业(以下简称“仲研事业”)1987年发端,1996年肇始于黑龙江讷河,在仲崇义、仲跻和等同志及广大会员的接续奋斗下,历经三十馀载辛勤耕耘、砥砺前行,已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迈入追求更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全体会员及热爱仲研事业者,当深刻领悟并践行仲子品德精髓,找准定位,提高站位,凝心聚力,推动仲研事业行稳致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一、闻过则喜
  古今称子路为百世师,而其说则在于喜闻过。“闻过则喜”是仲子诸美德中最光辉亮丽的一点,也是亚圣孟子极力称许的一面。听到别人说自己的错误就高兴欢喜,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很难。然而,仲子闻过不仅能虚心接受,而且能迅速改正。《论语》《孔子家语》中有不少这样的记载。尤其对孔子的批评教育,仲子在彻悟之后,均能马上改正。
  这启示我们:必须勇于听取不同意见,闻善则行,有过即改。听别人的意见建议,不是说要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要针对这些问题意见建议进行深入的分析,充分听取各方反馈的数据、信息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的汇总研判,最终得出最正确的结论。要经常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反省,深入挖掘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敢于正视和改正。
  要坚决摒弃“好人主义”的庸俗哲学。无论是“一团和气”、“息事宁人”还是“相互捧杀”,其本质皆是私心作祟、损害事业。对发现的不良现象要敢于“亮剑”,进行有原则的斗争。真正的团结是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基础上的思想统一与行动一致,唯此才能锻造风清气正、坚强有力的队伍。

  二、善政为民
  治政有方、善政为民是仲子的特长,也是其美德中突出的一点。仲子有从政的天赋和才能,人称“治赋其才”。
  仲子素有以身许国、干世济民的情怀。与曾皙、冉有、公西华一起“言志”时,仲子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见《论语·先进第十一》)意思是说: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又受到外国军队的侵犯,国内又闹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只需三年,就可以使国人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法。
  仲子担任卫国的蒲邑(今河南长垣)宰时,按照孔子“恭而敬,宽而正,爱而恕,温而断”的方针治蒲,蒲邑大治。特别是带领百姓兴修水利,用自己的俸禄救助饥困的百姓,使水利工程顺利完工。孔子经过蒲邑,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也。”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宽矣。”至其庭,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子贡执辔而问曰:“夫子未见由之政,而三称其善,其善可得闻乎?”孔子曰:“吾见其政矣!入其境,田畴尽易,草莱甚辟,沟洫深治,此其恭敬以信,故其民尽力也。入其邑,墙屋完固,树木甚茂,此其忠信以宽,故其民不偷也。至其庭,庭甚清闲,诸下用命,此其言明察以断,故其政不扰也。以此观之,虽三称其善,庸尽其美乎?”(见《孔子家语卷二·辩政第十四》)
  这启示我们:仲研事业的根基在基层、力量在实干。那些轻视默默耕耘者、热衷“刷存在感”甚至“封官许愿”的行为,背离了初心。真正的仲研脊梁,是那些思想淳朴、扎根一线、任劳任怨、不求名利,潜心学术研究、文献整理、续谱修志的基层会员和族人。必须坚持以“贡献”为唯一标尺,让实干者有位有为,让空谈者没有市场。
  三、刚正不讳
  刚正不讳是仲子独特的品质。他对于任何问题,都坚持问明缘由,直到弄懂为止。由于出身、经历不同,他与孔子经常发生分歧。仲子对孔子的教育和行动,不迷信盲从,认为有不妥之处,也敢于大胆提出,甚至公然反对;一旦明白道理,便躬而行之。仲子爱其师,尊其师,但更敬其道。他唯实不唯上,在关键时刻、在关键问题上,敢于讲真话、报实情,抛弃名缰利锁,毫无虚伪矫饰,不搞“为尊者讳”,不将孔子的错误当成“完美的缺点”,不视而不见,不装聋作哑,不掺假欺瞒。仲子如此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地对待孔子,充分践行了孔子“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的教导。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佛肸以中牟畔,召,子欲往,子路极力劝阻;齐国送了一班女乐,鲁国君臣沉湎酒色,日夜欢乐,三日不朝,子路促使孔子离开了鲁国。这些史实,均表明了仲子敢以其师为非、坚持正义、坚持真理的精神。
  这启示我们:仲研事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敢于直面问题,抵制庸俗的关系学,不做“老好人”,不当“两面派”。在研究工作中要秉持严谨学风,在组织管理中要坚守原则底线,在是非曲直面前要勇于发声。无论涉及何人,都应秉持公心,直言不讳,维护仲研事业的纯洁性和严肃性。
  四、至忠至勇
  仲子至忠。
  一是忠于老师。他跟随孔子四十多年,护卫孔子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在此过程中,艰难险阻不计其数。特别是数番谏师,让孔子免入歧途。可以说,若没有仲子全心全意的护卫,孔子的生命无法得以保障,儒学事业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故孔子说:“自吾得由也,恶言不至于门,是非御侮乎?”(见《孔丛子·论书第二》)“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见《论语·公冶长第五》)
  二是忠于职守。担任季氏宰时,协助孔子平定了阳虎之乱,指挥了“隳三都”;担任蒲邑宰时,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并多次以自己的俸禄资助贫苦百姓,受到孔子“三善”的表扬和民众的爱戴。
  三是忠于国家。卫国内乱,仲子本不在现场,完全可以不管,但他还是赶来。子羔劝他:“门已闭矣,弗及,不践其难。”(大门已关,已来不及平乱,不要去遭受祸难了。)仲子说:“食焉,不避其难。”(拿了人家的俸禄,就不能逃避人家的祸难。)仍冒死前往,牺牲之前还说:“君子死,冠不免。”表现了无私无畏、捍卫人格、宁死不惧、捐躯殉国的精神。
  仲子至勇。
  孔子曾多次赞扬仲子“勇贤于丘”“好勇过我”“勇士哉”“勇且多力”。清高宗御制楹联盛赞仲子“三德达身修勇故不怠”,是说仲子具备君子智、仁、勇的达德,其中“勇”更为其长,所以做起事才无所畏惧,一往无前。
  少年时期的仲子,有“兼人之资”(过人的力量),生性刚强,好勇尚武。“志伉直”,显示他的好勇与一般的逞勇好斗之徒有所区别,含有某些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意蕴。他随身带剑,见孔子时“行行如也”(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
  仲子拜师孔子后,四十馀年,不改初心;面对困难,从不退缩;匡翼圣道,保护孔子,使孔子“恶言不闻于耳”。鲁人落水,勇于拯溺,并拒收谢礼;有人受到诬陷,为之借钱赎命,伸张正义。两军交战,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称得上勇悍、勇猛、勇武。平定阳虎之乱,指挥“隳三都”,仲子都表现出过人之勇。尤其是“结缨就义”更是表现了仲子勇赴国难、慷慨捐躯、重义轻身、视死如归的勇猛气概。从仲子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忠勇、仁勇、义勇的君子风范,看到的是阳刚之气和坚韧精神,这是其魅力所在。
  这启示我们:必须在会言会、在会爱会、在会忧会、在会兴会;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谋事一盘棋,干事一条心,成事一股劲”。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对干扰大局、曲解决策、妄图分裂的言行,要立场坚定,坚决斗争。
  五、勤学好问
  一部《论语》涉及仲子的地方有七十六处,其中关于他恳切聆教、虚心学习的地方竟有十二处之多。《孔子家语》中这方面的记载也有十馀处,均记述了他勤学好问的史实。他问“仁”,问“死”,问“君子”,问“小人”,问“全节”,问“成人”,问“理政”,问“治军”,问“何可谓之士”,问“事鬼神”,几乎无所不问,无所不学。
  这启示我们:作为仲研工作者,必须主动学习。充电蓄能强本领,业务培训提能力,躬身实践长见识。唯有学深悟透,才能名实相副,才能准确把握规律,做好仲研工作,赢得别人的信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回帖

647

积分

举人

积分
647
QQ
注册时间
2010-5-20
最后登录
2025-6-23
发表于 2025-6-23 1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仲子74代孙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074

主题

4228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098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5-8-2
发表于 2025-6-23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事仲研工作,需要把仲子的美德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付诸行动,见诸实效。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218

回帖

655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554
注册时间
2010-1-11
最后登录
2025-8-2
发表于 2025-6-23 10: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跻明兄!
“我姓仲,我自豪!我骄傲”,需要有案例有依据,兄长开了个好头!
仲子夏令营活动正在紧张的筹备中,主要是参加人数,人太少了,就无法开展。希望各地族人积极参与!
回复 支持 6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3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254
QQ
注册时间
2011-2-22
最后登录
2025-8-2
发表于 2025-6-23 1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跻明爷的观点,反对那些假团结、假和气、无原则、无立场、和稀泥的没有亮剑精神的相互捧吹。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

回帖

1113

积分

贡士

积分
1113
注册时间
2022-2-28
最后登录
2025-7-29
发表于 2025-6-23 11: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跻明叔点赞,老仲家的爷们就应该这样敢说!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574

积分

举人

积分
574
注册时间
2021-3-17
最后登录
2025-6-23
发表于 2025-6-23 1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秘书长:仲研亊业战果辉煌,非常向往,可惜年近九旬,无能为办,抱欠。向董亊长问好!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563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3069
注册时间
2017-5-10
最后登录
2025-8-2
发表于 2025-6-23 1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跻明叔文中所叙的仲子精神,可昭日月,可圈可点,值得阅读。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4

回帖

2464

积分

进士

积分
2464
注册时间
2017-1-14
最后登录
2025-7-21
发表于 2025-6-24 0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太后写的非常对,路祖没有鬼心眼,看事不服就指出来不怕得罪人,这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行为,碾压多少现在的老仲家人!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828

回帖

921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12
注册时间
2017-3-3
最后登录
2025-8-2
发表于 2025-6-24 23: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仲磊 发表于 2025-6-23 10:15
从事仲研工作,需要把仲子的美德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付诸行动,见诸实效。 ...

不是会员而热心与家族事业的就要拒之门外吗?有些事非得会员挂牌上岗么?有些会员又做了什么呢?
今天会员、明天会员?我就搞不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828

回帖

921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12
注册时间
2017-3-3
最后登录
2025-8-2
发表于 2025-6-24 23: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仲崇密(梁山) 于 2025-6-25 23:18 编辑
仲跻和 发表于 2025-6-23 10:17
谢谢跻明兄!
“我姓仲,我自豪!我骄傲”,需要有案例有依据,兄长开了个好头!
仲子夏令营活动正在紧张的 ...


跻和爷,好久没看见您老在网站活动了!
我在此想说的是:做人尤其是咱们仲氏族人,做人一定要低调!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回帖

256

积分

庠生

积分
256
注册时间
2017-1-12
最后登录
2025-6-30
发表于 2025-6-26 06: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发扬老祖的精神,在跻和老爹仲研会领导下一块干好!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

回帖

596

积分

举人

积分
596
注册时间
2017-3-6
最后登录
2025-8-2
发表于 2025-6-26 0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爷爷写的不错。仲子可贵的品质应该得到大力弘扬,运用到仲研会工作方面,诚勇无畏,激浊扬清,报效国家。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12

回帖

1817

积分

贡士

积分
1817
注册时间
2023-1-3
最后登录
2025-7-31
发表于 2025-6-28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跻明前辈的文章,体会到仲子是一个很有泥土味的儒家圣贤,身上体现了阳刚和率真,也是一个务实的行动派。仲研会这些年以仲子的精神为灵魂凝聚人心,在浮躁中坚守了本心,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未来也要在仲跻和理事长、仲磊秘书长等实干者的带领下,继续以实干为根基,以坚持原则、风清气正的组织生态为运行保障,以服务大局的共识为行动指南,取得新的更大的辉煌。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5-8-2 23: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