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125|回复: 5

[支谱续修] 姻亲家谱在《仲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中的作用

[复制链接]

342

主题

2639

回帖

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积分
19377
QQ
注册时间
2011-11-23
最后登录
2025-8-2
发表于 2025-8-2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凡例.jpg
  家谱的编纂,不仅是对父系血脉的纵向梳理,也是对家族详尽婚姻关系的记录。《仲子世家谱》在凡例中即体现了这一理念:“家道之成,内助力多,夫妇乃人伦之首也。……此次修谱,妻室之姓名、生卒日期、学历,尽力列出。子女亦分别书于生母名下,以彰母子之情。女子亦吾族所出、祖宗血脉所系也。其名字、出生日期、学历,尽力列出。妻系某处某公之几女、女适某处某公之几子某,尽力详明,以重姻亲。追本溯源,不独父党也。”
  这段论述,不仅重视女性成员的地位,更将详尽记载“姻亲”关系置于与“父党”(父系血亲)同等重要的位置,为修谱确立了“重视姻亲”的指导思想。
  婚姻作为重要的社会纽带,其缔结过程承载着文化习俗的传承与变迁。持续扩大的婚姻网络,对家族人口素质的提升、家风家训的培育与累积具有积极作用。女子出嫁后,成为沟通娘家与夫家文化、家学的桥梁,其影响由个体扩展至家族乃至地方社会层面。
  在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主持下,历时十三年,《仲子世家谱》得以编纂完成,并于2023年10月1日在江苏海安仲子书院颁发。此后,修谱工作已从集中编纂阶段转向常态化续修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不仅在于及时增录新生人口、婚嫁、学历变动等新信息,更在于对现有家谱内容进行持续的查漏补缺、修正错误和深化细化。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掘和利用姻亲家族所修的家谱资源,成为提升《仲子世家谱》质量与信息完整性的关键。
  我认为,姻亲家谱在常态化修谱中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补充关键信息,完善个体记录。 本族家谱对于早期的女性成员(如姑祖母、太姑祖母、曾祖母、高祖母等)的信息记载往往较为简略甚至缺失。此时,历史上与本族有联姻关系的异姓家族所修的家谱,常常是无可替代的信息来源。特别是在传统乡村社会,通婚范围相对固定,邻近村落间往往形成紧密的联姻网络。如果某位本族出嫁女性夫家的家谱,或者本族媳妇娘家的家谱得以保存,这些家谱上关于该女子的姓名、生卒日期、父亲名讳、生活年代等记载,往往比本族家谱更为详尽和准确。将这些来自姻亲家谱的可靠信息,经过审慎核实后补充录入本族的家谱,能有效填补空白,使女性祖先的信息更加丰满和清晰。
  其次,提供互证依据,纠正家谱讹误。 由于年代久远、原始资料散佚或记忆口传的偏差,家谱编纂中难免存在错漏。姻亲关系为此提供了天然的交叉验证点。同一已婚女性的信息,通常会同时记录在其娘家的家谱(作为女儿)和其夫家的家谱(作为妻子/母亲)中。当《仲子世家谱》(从娘家角度)记载其夫家信息(如“适某处某公之几子某”)时,若能查阅到该夫家所在姓氏的族谱(夫家角度),将双方记录进行细致比对,便能有效验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通过互证、互补,可以形成更可靠的信息链条。
  再次,支撑构建完整的家族社会网络。 忠实、详实地记录姻亲信息,并主动从这些相关姻亲家谱中获取关联信息,有助于重构特定历史时期家族的通婚地域范围(通婚圈)及其背后的社会关系网络。这对于理解家族在地方社会中的互动模式、社会地位以及与其他家族的联结至关重要。这种对横向社会关系的系统性记录,极大地丰富了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的社会学价值。
  因此,在《仲子世家谱》的常态化续修实践中,建议有条件的地区与族人:积极与已知的、历史上与本族有重要联姻关系的异姓家族沟通联络,有意识地、系统地查阅相关姻亲家族所修的家谱,将其视为重要的补充资料来源和校勘依据。将从中获取的有效信息,经过审慎核实后,整合录入本族的家谱。
  需要强调的是,姻亲家谱绝非他姓之事,实为本族历史拼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不仅能解决女性成员信息缺失等具体问题,更能通过家谱之间的交叉互证提升整体准确性,最终构建起一个更为立体、完整、真实反映家族历史脉络与社会关系的《仲子世家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4

主题

4228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098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5-8-2
发表于 2025-8-2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其实,过去的履历表、墓志、地方志上的人物志,都会借鉴当时的家谱,其中就包括姻亲信息。人物志中的列女传,往往会写其丈夫、父亲的信息。反过来,这些信息又可以补充进现在的家谱。
关于跻明爷提到的从姻亲的家谱中查找信息,我举两个例子吧。
一是,我的奶奶的父亲的名字,仲氏家谱上记载的是“卜宪章”。后来我看了卜氏的家谱,才知道应为“宪江”,他的弟弟叫“宪河”。为什么“江”被误写为“章”?原因是在本地的方言(声母同胶东方言)中,zh这个声母的发音为j,也就是说“章”的发音是“江”,加上当时人们的文化程度有限,故而误写。
二是,一位朋友提供的吕氏家谱记载,清朝一位女性嫁给某村的庠生仲某某六子某某。而那个村的仲氏家谱上对此根本没有记载。在常态化修谱的时候,我就添加了“配吕氏(系大土山村岁贡生吕方颂之女)”这个信息。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563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3069
注册时间
2017-5-10
最后登录
2025-8-2
发表于 2025-8-2 0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新时代,姻亲在家谱中的地位,应该说与父系是等同的,以前的光棍谱,是受男尊女卑的局限所至,《仲子世家谱》摈弃这一弊端,是必要的,毕竟女儿也是传后人嘛。<姻亲家谱在《仲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的作用>,说的明白、详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89

回帖

1967

积分

贡士

积分
1967
注册时间
2020-12-4
最后登录
2025-8-2
发表于 2025-8-2 0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办法好,我很想说希望登记家谱的人负责任,不要只问个名字就算完成任务了,我们的仲氏家谱信息已经很落后了,因为懒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

回帖

596

积分

举人

积分
596
注册时间
2017-3-6
最后登录
2025-8-2
发表于 2025-8-2 0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爷爷见解深刻,具有实践价值。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828

回帖

921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12
注册时间
2017-3-3
最后登录
2025-8-2
发表于 2025-8-2 2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予以改进、学习,争取把家谱续修的更加完美、完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5-8-2 22: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