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查看: 556|回复: 0

兔年说兔

[复制链接]

1011

主题

4059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3502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6-8
发表于 2011-2-3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虎啸神州辞旧岁,兔跃中华迎新年。兔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四,为卯。由于兔子的外形独特,性情温和,体态乖巧,动作灵敏,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视兔子为吉祥之物,是个可爱善良的形象。
    “兔”,是动物兔的象形字。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兔,兽名,像距后其尾形。”其甲骨文、篆文描画的正是“兔”的长耳短尾的形象。由“兔”字派生出的汉字不多,但很有特点。例如,冤,《说文解字》解释说:“冤,屈也。”意为兔子在网罗栅栏之下,不能逃脱,只有屈从,不能舒展。引申为冤屈。于是,有“冤枉”、“不白之冤”、“鸣冤”、“申冤”等一系列词语。而兔子居有冤之首,可见可爱的兔子最值得人们同情。
      兔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神话中的“嫦娥奔月”,与之相伴的就是玉兔。人们虚拟出一个凡人不可企及的“广寒宫”,让玉兔在桂花树下抱铁杵捣药,降福人间,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诗·召南·兔置》中说:“肃肃兔罝,椓之丁丁。”意思是说,装好张张捕兔网,敲打木桩响叮当。可见在先秦或更早以前就有兔子的文字记录了。而我们常见的“兔死狗烹”一词,则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意思是兔子死了,猎狗就被煮了吃。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杀掉。由此可见兔子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上与兔有关的诗词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唐代王建的《宫词》:“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诗中赞美幼小的兔子“睡态”可掬,令人怜爱,还劝导人们不要随意伤害兔子。元代袁桷的《舟中杂咏》:“家奴拾枯草,走兔来相亲。生来不识兔,却立惊其神。”这首诗,描绘了兔子的纯朴可爱,以及人和动物之间的相亲相爱,表现了诗人对一切生命的怜惜之情。
      老百姓称兔子为“兔儿爷”,兔子衍出来的中国文化备受人们喜爱,也有不少人供奉“兔儿爷”以祈福、消灾。对做事不符合常规的行为断定:“兔子尾巴长不了。”对欺负弱势人的人警告说:“兔子急了还要咬人呢。”对那些这山看着那山高的人说:“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给孩子讲童话故事,几乎都有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都会教孩子念“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没回来”的歌谣。
      兔年说兔,确实有趣。兔子的形象,也由于新的一轮生肖的到来变得更加可爱。在兔年来临之际,玩味兔文化也别有一番情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4-6-8 18: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