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1823|回复: 2

泗水县与泗水仲庙的重建意义

[复制链接]

91

主题

233

回帖

1695

积分

贡士

积分
1695
注册时间
2017-3-3
最后登录
2017-3-3
发表于 2011-4-25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泗  水  介  绍

 

一、总体情况

1.泗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济宁市的最东部,地处泰沂山区,坐拥西部平原,西接孔子故里曲阜,南峙孟子家乡邹城,北靠五岳之尊泰山。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辖1012个街道,598个行政村(居),61万人。公元591年(隋皇11年),设立泗水县,延续至今。

2.泗水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资源极为丰富。这里是伏羲、虞舜的故乡,东夷文化的摇篮,儒家学说的重要发祥地,先贤仲子故里,古老泗河的发源地。古往今来,泗河以其博大的胸怀,奔流不息的气势,钟灵毓秀,纳贤聚圣,孕育了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儒家五圣(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以及墨子、仲子等众多的先贤圣哲都生长、活动在泗河流域。孔子曾在泗河源头,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誉泗水为“海岱名川”; 唐代大诗人李白足迹遍及泗河两岸,并留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的佳句;宋代理学家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佳句,至今广为传诵;清康熙、乾隆二帝,曾10次驻跸泉林,观泉赏景,留下大量诗文碑刻。另外,佛教文化也曾盛极一时,较著名的有安山寺、大云寺、灵光寺、泉林寺等。目前,除安山寺已重修外,其余仅存遗址。

3.泗水区位优势明显。兖石铁路、327国道、日兰高速横跨东西,244省道纵贯南北,且紧邻京台高速、京沪高铁,构筑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4.泗水非金属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矿泉水资源丰富。优质石灰石储量100亿立方米,优质花岗石储量50亿立方米,优质陶土储量13亿立方米,另有砭石、石英石、重晶石、高岭土、儒陶、鲁陶、石膏、萤石等矿藏。农副产品质优量大,自古以来就有“川上粮仓”之美誉,是省级十大畜牧标准化示范区之一,“中国优质西瓜之乡”、“中国优质花生之乡”、“中国优质苹果之乡”,山东省绿化模范县。矿泉水资源得天独厚,目前,经国家和省地矿部门鉴定符合矿泉水规模开发条件的6处。

5、泗水县名泉荟萃、山河众多。“禹治九水”之一的泗河,古称泗水,因趵突、洗钵、响水、红石泉四源并发汇流成河而得名。境内泉源有数百处,主要有泉林、石漏、潘坡、安山、东岩店、鲍村、玉沟、珍珠八大泉群组成。其中泉林泉群名泉七十二、大泉数十、小泉不可胜数,《山东通志》列为“山东诸泉之冠”,是中国江北罕见的自然泉群、国家注册的“中国泉乡”。山区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2/3,是济宁市唯一的纯山区县。境内有大小山头561座,分布在278个村,其中海拔500以上的11座,比较著名的有凤仙山、龙门山、西侯幽谷、圣公山、黄山、安山、长峰峪山、青龙山等。有大小河流33条,境内总长400多公里,流域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

6.泗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天蓝地绿、石奇林密、山青水秀、泉多景美、瓜甜果脆。泉水是泗水生态资源的最大特色,泉林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卞桥是山东省内最古老的石拱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山景区被命名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凤仙山被评为山东省十大“非著名”山峰,泉林泉群被评为山东十大“最具特色影视拍摄地”。尼山圣源书院成为尼山论坛的永久性举办地,“南有博鳌、北有尼山”,“尼山论坛”这一国际性、永久性知名文化品牌正逐步打响。另外,新开辟了西侯幽谷、万紫园、安山寺、龙门山等旅游景点,新发展了万亩桃园、石榴园、板栗园、银杏园等生态观光农业区,初步形成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观光农业”三位一体的生态旅游格局,已成为鲁西南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泗水县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详细情况请登陆:

http://www.sishui.gov.cn/(泗水政务网)

http://273200.net/(泗水新闻网)

二、泗水仲庙历史

7泗水县古为卞邑,系仲子诞生之地。仲子死后,其子复归卞里,一直到第十七代孙仲世德时,因避赤眉、青犊之乱,始迁任城南之仲家浅村(现属微山县)。这期间是否有庙祠,不得而知。据《泗水县志》记载:明朝以前在今泗城东、济河西即有仲子庙,且规模较大,但始建年代文献无征。《仲里志》亦云:“泗水为仲子发祥之地,固宜有庙祠焉。按旧图,泗水东郭殿庑门坊,名目悉备,莫祥权舆(即起始),亦钜观也。后世代变迁,子孙流寓,庙貌日就倾颓。”

8.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邳州人谭好善来宰泗水,望仲子庙貌而兴叹,乃捐俸重修,建享殿三间,于庙西侧建宗子宅,并移文济宁,迁部分仲氏后裔回泗,选宗子仲铨负责祀事。祭田、奉祠生员,供礼生员及庙户等一应俱备,称颂一时。但因财力有限,故规模较前为小。

9.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泗水知县尤应鲁又于庙之东侧建“仲子故里”坊,同时增置祭田一顷五十亩。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监察御史毕懋康奏请拨给祀田三十顷,庙户十户;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兗东道曹文衡又增拨祭田十六顷。至此,仲庙无粮祭田计六十五顷三十八亩,官拨未除钱粮祭田二十九顷。

10.泗水仲庙大规模重修,是在康熙年间(公元1663——1665年),共占地约百余亩,其主要建筑依次为:“正大门”三间,门前有石碑坊,表为“仲子庙”,两旁各有一木牌坊,东曰:“百世之师”,西曰:“圣门所畏”。进大门即为前院,有碑林,东西各有一侧门,皆三间,东曰“忠信门”,西曰“明决门”。再往北则为“升堂门”,共三间,高2.7丈,阔4.2丈,深2丈。两侧各有一角门,东曰“有勇门”,西曰“知方门”。过升堂门,即为中院,正中大殿曰“高明殿”,七间,高4.9丈,阔10.1丈,深6.7丈。殿门前有透雕盘龙石柱2根,于曲阜孔庙大成殿龙柱相同;两旁及后檐有雕花石柱22根。殿内楠木柱,围圆7尺,梁、檀、枋、嵌皆为楠木。大殿正中有仲子彩色塑像。殿前两侧为东西两庑,祀二代子崔和启及唐宋以后有名望的子孙。大殿之后为后院,系寝殿所在,但由于经费不足,未曾建造。庙西侧为宗子宅,前后五进院落,豪华气派,肃穆森严。

11.泗水仲庙以其规模宏大,金碧辉煌,鸟革翚飞,流光溢彩而称颂一时,但自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之后,未再有较大修葺,且社会动荡,战乱迭起,因此逐渐破败。至“文革”后期,庙门前的古柏树全部被砍伐,庙内仅存之高明殿亦被拆除,现仅存其台基和石柱。

122008年前,泗水仲庙遗址所在地为泗水县委大院。2009年,泗水县委、县政府拨专款,开展对仲庙遗址保护工作,清理平整台基,树立固定石柱,透过历史的沧桑,泗水仲庙的恢宏和气派依稀可见。同时,泗水县委、县政府对仲庙的开发重建也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三、重修仲庙意义重大

13.仲子以勤学好问、闻过则喜、孝亲敬长、重义诚诺、德才兼备而著称,在孔子的弟子中和鲁国社会乃至列国中,享有很高威望,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历代帝王所追封。明世宗嘉靖九年封仲子为先贤,康熙曾题写匾额,称其为“圣门之哲”,雍正、乾隆帝也先后题匾,称其“勇行贻范”、“贤诣升堂”。为纪念仲子,各地建有仲子庙、仲子祠、仲子读书处等等。泗水是仲子故里,为保护文化遗产,纪念先贤,广大事迹,教育后人,重修仲庙意义深远。这不仅是泗水人民的期盼,也是广大海内外仲子后代的共有心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815

回帖

2187

积分

进士

积分
2187
注册时间
2009-11-7
最后登录
2017-3-3
发表于 2011-4-26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动泗水仲庙重建,功在千秋。

另外,泗水仲庙民国期间曾大规模重修,似乎也应该表一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3

回帖

16

积分

童生

积分
16
注册时间
2017-3-3
最后登录
2017-3-3
发表于 2013-7-26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仲聿修 发表于 2011-4-26 10:40
推动泗水仲庙重建,功在千秋。
另外,泗水仲庙民国期间曾大规模重修,似乎也应该表一表。

您在淄博西二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5-5-2 23: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