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编纂族谱,是家族的公益性文化工程。每个人都有修谱的权利,也有入谱的权利。
有两件奇葩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其一:
某村修谱,有人拒不配合,不愿入谱,且声称他高祖父这一支都不入谱。询问原因,是此人与修谱主持人多年前因为土地承包问题产生了矛盾。
修谱人把这事告诉了我。我出了个主意:“他不入谱,不代表他这一支其他人不入谱。你可以从他的近支族人那里打开突破口。”
事情的进展很顺利,他这一支,除了他之外,全都入谱了,包括他的亲兄弟,入谱信息非常详细。
只有他,在家谱上留下了一个名字。而他的孙子已经会走路了。
后来他逢人便说:“修的什么破家谱啊?我家的信息都没写。”
知情人晒之。
其二:
某村十年前修过家谱,但内容非常简单,且有不少瑕疵。我们请当年的修谱主持人(现已退休)出山,他不愿意,认为新谱一旦修成,就否定了他当年的“功绩”。多次做工作,他都无动于衷。
于是,我们果断地重新物色牵头人,修谱工作顺利开展,只有这个人拒不提供自己家的入谱信息(他住在村里,户口在县城)。不但如此,他还以“泄露个人隐私”为由,教唆其他族人不要入谱(但没有奏效)。
进入校对阶段,修谱小组成员拿着谱稿入户校对。到了这个人的家里,他说:“你们本事大,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呗!”
修谱小组成员没有通天的本领,怎么能掐算出这个人的妻子、儿子、儿媳、女儿、孙子、孙女的信息?
最后只好作罢。
颁谱那天,族人兴高采烈地拿到用红布包着的新谱。而上面提到的那个人,心里五味杂陈,别人在他面前畅谈新谱的时候,他“哼”的一声,不屑一顾。
有族人跟他私交不错,喝酒的时候,他叹着气说:“早知道就不端着架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