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59|回复: 2

中山国与仲山甫的可能关系,摘自网络

20

主题

20

回帖

2797

积分

进士

积分
2797
注册时间
2023-6-29
最后登录
2024-11-13
发表于 2024-6-9 13: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中山国可能源于仲山甫,周宣王名相
路终远山海经2022-02-24 16:40





中山国与仲山甫的可能关系


作者:路终远(平山人居保定)


2021年2月5日(修订中)


摘要:周宣王中兴名相仲山甫的后人阳樊遗民团,在公元前546年"弥兵之会″前后,在河北邯郸邢台一带创立中山国,周景王赐钺中山侯,正式承认为诸侯。

c8ea15ce36d3d53905d99a7922260659372ab0cb.png b3119313b07eca80542114d9be8278d4a1448316.png






正文:关于东周中山国历史的一些问题,除了1970年代在平山县发掘的中山王陵能揭明其后期的一些人与事外,其前期的历史由于史书记载不详,一直仍有不少争议,众说纷纭,在新的考古发现能确证之前,都只是聊备一说。


本文探讨一下中山国与仲山甫的可能关系,大意是认为:东周中山国可能就来源于西周宣王中兴名相仲山甫,封樊侯,地在河内阳樊邑(今河南省济源一带),又称樊仲、樊仲甫、樊穆仲,甫又同父,是西周姬姓虞国之后人。前665年周惠王时,仲山甫后人樊仲皮因叛王而被取消樊侯封号,前635年周襄王时阳樊又被襄王赠于勤王有功的晋文公,但晋文公得地不得民,让阳樊仲山甫后人率队整体迁走了,从此失了记载。笔者猜测可能就是这群阳樊遗民,在多年辗转流徙后,主要是在晋国压力下到了今河北邯郸邢台一带,当时在卫国与燕国之间有大片周系大国威权长期不能笼盖的真空三不管地带,多是原殷商遗民自治,也有一些山区流下之白狄赤狄。前546年来回打累了的晋楚等十国召开弥兵结盟之会,息兵休养,誓言"勿用兵勿残民利小国″,阳樊遗民团抓住这段时机,纠合本地带一些殷商遗民和白狄赤狄,以先祖仲山甫之名建立了中山国。后又被晋国诸卿迫着北移至石家庄保定一带,与更早由晋南沿太行山西边北移到此的、同是姬姓虞国之后的鲜虞汇合,鲜虞为晋灭亡后,中山就继统其余众,合二为一,几度灭复,一度成战国第八雄,直至最后在前296年为赵武灵王所灭。


下面详说。


查资料仲山甫是姬姓虞国之后,也姓姬,名山,排行老二,是以名仲山甫。中山建国时便以祖名中山为国号,有求先祖之灵护佑、发扬先祖余烈之意。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那几个著名的山字形青铜礼器,原来多以为是中山王礼祭自然山神用的,中山国名原也多以为是因特别崇拜山神、每逢建都城中皆选有一山而来。但若中山国号是来源于其先祖仲山甫之名,那这些山字形礼器就是祭祖之器,所谓山神更可能是特指其先祖仲山甫之灵,而并非专指自然山峰之神,当然也可以说是把二者合二为一混崇混祭了,先祖之灵与山神之灵永在永佑,二者实为巧合。祖名仲山,所以国名中山,若祖名大山小山,那国名就可能是大山小山。这样解说似也算合情合理吧,下面就顺这个推测尝试着疏理一下中山的前期历史,同时也会涉及到常被与中山混同的鲜虞。


商末,周太王见第三子季历之子姬昌有贤能,欲传位于季历,其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便主动避让奔吴,季历传文王姬昌,文王传武王姬发,武王一举灭商,大封宗族功臣,寻太伯仲雍之后欲加封,得仲雍之孙周章,时周章已君吴,乃封周章之弟虞仲为虞公,国于晋南一带,是为北虞。仲山甫其后也。


周厉王时,高压统治失民心,前841年镐京国人暴动,厉王外逃而死,群臣辅立厉王太子姬靖,是为宣王,惩于前车之鉴,励精图治,广求贤才,仲山甫因品德才能出众被任为卿相,与召穆公、尹吉甫、南仲、方叔、张仲、程伯休父等贤臣一起,划策执政,文治武功,民心悦服,周室复兴,史称宣王中兴。仲山甫的历史地位和功业类似于辅助商王武丁中兴的傅说、辅助齐桓公称霸的管仲、更后的如前秦苻坚名相王猛、唐太宗名相魏征、明万历帝名相张居正等,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仲山甫都受到一致的颂扬,《诗经大雅烝民》篇就是其同僚贤臣尹吉甫奉宣王之命,专门写的颂扬仲山甫品德功业的诗歌,可谓不朽矣。


大约在前820年前后,周宣王因功封仲山甫为樊侯,食采于阳,称阳樊,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一带,黄河之北,太行山南。仲山甫又称樊仲父樊仲山樊穆仲。仲山甫把家族大宗安置在阳樊,自己则在镐京为官。当然,仲山甫到底是先就是樊侯再入为宣王卿士的,还是先为卿士后封樊侯的,也有不同说法。关于樊地,也有几处,但只有河内阳樊可以确定与仲山甫本人及后人有关。


中兴了二三十年,宣王末年,也犯了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的帝王通病,仲山甫多次切谏,收效不大,周室又现衰相,但尚能维持。等宣王、仲山甫等相继过世后,前771年,宣王之子周幽王宠褒姒、戏诸侯、易太子,彻底乱套,激怒太子宜臼之舅申侯,引犬戎攻破镐京杀幽王,关中残破,幽王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平王,无奈东迁洛阳。仲山甫在朝中为官的子孙也应随平王东迁洛邑了,离封地阳樊倒是更近不少。


后来,一百多年后,前665年,《左传》:"鲁庄公二十九年,樊皮叛王”。第二年,前664年,“三十年春,周惠王命虢公讨樊皮。夏四月丙辰,虢公入樊,执樊仲皮,归于京师。”这个樊仲皮,是仲山甫之后人,在周做惠王卿士,与惠王闹了矛盾,负气返回阳樊,史称樊皮叛周,被周惠王攻讨擒归洛京,樊侯称号被惠王收回。这个事件使仲山甫的后人宗族势力受到一些打击挤压,但不至被族灭,也没说樊皮被杀,也可能和解释放,仲山甫后人仍主阳樊,只是被削去了侯封,降级不能叫樊侯了,被周王派人监管不太自由了而已,只要多加顺从周王旨意就行了。后来,仲山甫后人仍间现于周王室,如前520年,周景王乱世变法,仲山甫后代樊顷子时为周大夫,与尹吉甫后人尹氏子同朝为官,与太保单旗、太师刘蚠等拥立周敬王。前307年前后,后代樊余为周赧王卿士,说楚怀王破韩魏易地之策。流传至今的樊氏、皮氏家谱对各位祖宗当然多是溢美,如说樊仲皮也是如仲山甫一样的贤臣,因切谏自愎的周惠王而惹祸等,我们不妨也半信之,古代帝王们本就多有暴厉的一面,能明达一生的极少。


九年后,前655年,晋献公二十二年,晋军假道虞国伐灭虢国,回途顺手也灭了虞国,这就是假虞灭虢、唇亡齿寒典故来由。但是此前百多年已有鲜虞国存在。


鲜虞国最早见于《国语郑语》,前773年,周幽王末年,郑桓公见周将乱,恐祸及己,想提前选好避难地,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对曰:“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其济、洛、河、颍之间乎!″可见周幽王时,在太行山中段已有鲜虞国,与虞晋卫燕狄等并列。


同中山一样,关于鲜虞的来源也有多种说法,笔者比较认同虞国分支这一说,鲜虞即新虞,可能是前800年前某位虞公分封其某个子弟为附庸国,后来受别国特别是晋国与群狄挤压逐渐北移远走太行山中段独立,也被周天子承认为诸侯,与母国虞国等成并列之国。因为已有南虞(即东南的吴国)和北虞(即虞国),所以这个更北方的虞国被称为鲜虞(新虞之意)。类似的还有北唐南唐、西申南申、东虢西虢等,周室自己后来也分了东周西周。当然,也有可能是周王直接封虞国某公子为鲜虞国君,就象当初周王直封南吴君周章之弟为北虞公一样。总之,无论鲜虞是虞公所封还是周王直封,都是得到了大家承认的周系姬姓正式诸侯国,只是后来由于纠合了一些戎狄,又长期与晋等做对,才受到贬损歧视。


再接着说阳樊,到前635年四月,晋文公因为帮助周襄王回周京复天子位,襄王为报达晋恩,将河内南阳数邑之地赠送晋国,其中包括阳樊。晋文公兴冲冲率军前去接收,不料到阳樊时,却吃了闭门羹。原来阳樊仲山甫的后人不同意离周归晋,晋文公很生气,命晋军包围了阳樊,准备攻打残杀阳樊居民。这时阳樊令仓葛要求只交土地但人口不归降晋国,并说了一番大道理,最终晋文公同意让阳樊国人整体迁徙,晋国只得其地而不得其民。


《国语晋语42》:周襄王赐晋文公南阳阳樊、温、原、州、陉、絺、组、攒茅之田。阳人不服,公围之,将残其民,仓葛呼曰:“君补王阙,以顺礼也。阳人未狎君德,而未敢承命。君将残之,无乃非礼乎!阳人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师旅,樊仲之官守焉,其非官守,则皆王之父兄甥舅也。君定王室而残其姻族,民将焉放?敢私布于吏,唯君图之!”公曰:“是君子之言也。”乃出阳人。


仓葛危急之时搬出樊仲(仲山甫)来救命,晋文公不可能不知道仲山甫大名,看来晋文公内心还是因一直敬佩仲山甫功德而给了面子,放其子孙走了。晋国从此跃出太行山区进入河北平原,耀武扬威,开疆扩土,但却以仲山甫后人失去家园为代价。


这样一来,阳樊仲山甫的后人在失去樊侯称号后又失去了家园,但总算靠着祖先仲山甫在天之灵的保佑,逃过了灭族之灾,还有一群国人和虽小但还算完备的政权组织在,也还有一批军士在,甚至还有夏商嗣典在。在此多扯几句:仓葛说的这夏商嗣典又是何物?反正应该是好东西呀,特别是如果能保存至今的话,那可是文明奇珍、无价国宝,夏商历史还不明确许多么?会随阳樊遗民流落到哪里呢?会不会仍完好保存在后代中山王墓中等着今人去发现?就象西晋时发现魏王墓中《竹书记年》《穆天子传》、现代发现楚简秦简帛书等大宗珍贵古史文一样,狂想中,但愿吧。


回到正文,丢了家园,这群阳樊遗民,对周呢,为周所卖,心中十分不满却不敢说;对晋呢,表面上又不得不谢晋不杀之恩,但心中实极恨晋之夺家。去周京跪求周襄王收留的话,恐怕周襄王也不好向晋交待,周襄王自己也还刚回周京未立稳脚跟,有求于晋的地方还很多,周地逼狭也容不下这多人了。只好向东迁移吧,虽然失了故家,但也算解了管制放飞自由了,你们不仁,也别怪咱不义,激起了这群仲山甫后人内心独立重建邦国的雄心,北方不是还有一个同是虞国之后的鲜虞国么?晋灭了老虞国但鲜虞还在,据传在北方混的还不错,混成了群狄首领,常带领和帮助小国们抗晋等大国侵伐。鲜虞国行,我樊侯国也行,咱就以鲜虞为榜样,寻求新的立足建国地吧。当然当下流移落魄要低调,把雄图壮志深深地埋在心底别让别人知到,免得立足未稳前再引来晋国灭顶攻击。总人数笔者推测做为一个大邑,也有四五百户三二千人吧,军士也有几百人吧,只要团结一致,等找个合适之地建个小国应该还行。这群人就此消失在现存的史书里,到底去了何处?新建了什么国没有?成为一个历史谜团。笔者猜测可能正是这群以仲山甫的后人为首的阳樊遗民,在太行山东部新建一小国名中山国。


向东就是卫国地盘,同年早些时的正月,卫文公灭邢,但不久卫文公卒,卫成公继位。卫国在二十多年前的前660年,当时的卫懿公因荒乱好鹤,卫民弃之,被赤狄攻杀,只剩下千把民众,国土大缩,极为凄惨。幸被当时名头正盛之齐桓公所救助,后立卫文公,休养生息,招引贤人,卫国才又缓过一口气来,但还很虚弱。恰逢因晋国内乱,晋公子重耳(即现在的晋文公)游食列国,途经卫国时,卫文公一时大意,没把这位落魄晋国公子当回事,没有给以礼待,现在重耳复国,对卫国怀恨在心,早就想征讨卫国,所以此时晋卫关系很僵。这种情况下,这批仲山甫后人就可能投奔依附了卫国,同病相怜,共克时艰。但时间不长,才隔三年,前632年,楚伐宋,晋文公率军援宋,因卫楚新婚,所以卫成公既不借道又不助兵,被大臣元咺逐往陈国,元咺拥立成公之弟称中废公。晋文公挥兵伐曹卫以解宋围,分割卫国部分土地给予宋国,惩罚前次晋文公经过卫国而不以礼相待,以及此次不救援宋国的过错。卫国又陷入内外交困,刚恢复的一点局面又被破坏了。期间阳樊遗民应该也只是在卫国隙地隐忍自保而已,倒是可以不担心被虚弱的卫国吞并。


中山之名最早出现在史册上,是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左传鲁定公四年》: 四年春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晋荀寅求货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弃盟取怨,无损于楚,而失中山,不如辞蔡侯。吾自方城以来,楚未可以得志,祇取勤焉。”乃辞蔡侯。晋人假羽旄于郑,郑人与之。明日,或旆以会。晋于是乎失诸侯。


可见前506年,当时中山已公开建国,且已有一定力量,晋国做事有时不得不顾忌到中山的态度,怕自己倾巢而出时反被中山趁机偷袭。其他对晋心怀不满之国,也因中山有这种牵制晋国的能力而可能暗中结交中山,其中长期与晋争霸的大国齐国应该最为积极,可能暗中与中山结成盟国。所以可能先是卫国后是齐国帮助和推动了中山建国并壮大。越往后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山的这种作用显得越大,国际地位越显重要,以至晚清学者郭嵩焘在《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原序中有"战国所以盛衰,中山若隐为枢辖”的极高评价。


同年(前506年)的七月,《春秋经》:鲁定公四年秋七月,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可见这年中山与鲜虞并见史书,应该是北方保定石家庄一带的狄人占比较大的鲜虞的小部队,也常向南游动到卫国北部,所以晋卫合军伐之。这也说明中山与鲜虞小部已在邢台一带碰面联络上了,但仍各自独立,军事合作程度还不大,大部队的大联络还在其后。


从前635年从阳樊出走到前506年首次出现在史书,这群从阳樊遗民到底经历了什么才最终得以立国中山?史书无载,只能简单推测。可能在晋卫齐多年博弈中,这群人向北游移到了被卫所灭原邢国一带,今河北邯郸邢台一带。这一带往北到燕国之间,在周初最大国是周武王因殷商遗民而封纣王之子武庚的邶国,但很快武庚叛乱,被周公平灭,又在这一带的南部即邢台一带封了周公某子为邢国,邢国再往南又封了武王之子康叔卫国。而邢燕之间的石家庄保定一带呢,可能本来是封成王弟叔虞唐国的,但可能因为此一带殷商遗民不服,叔虞就只好退到晋中立国,后就改称晋国了。古今学者多是认为叔虞封唐就在晋南,没到过保定石家庄一带,笔者不太同意,召公能到更北的北京燕地,叔虞也该能到保定唐地,只是立足不了,很快退到晋中南了。


卫国初也曾是大国,邢国和北边的燕国则一直是弱国,一个无力北上,一个无力南下,基本上只能自保。这样邢卫与燕之间的石家庄保定一带就成了一块周封大诸侯国威权真空三不管地带,仍然多是殷商遗民在自治,也有从太行山游移而下的一些赤狄白狄,不时侵扰邢卫齐鲁。卫国灭邢后,若卫国能再爆发一下大力量,向北一直扩张到保定与燕国相邻,并长期保持,那就没后来的中山国的事了。但很可惜,卫国自家也不争气,灭邢后,不仅没有壮大,反倒因得罪晋文公被打击,再加内乱,衰弱到国土大缩国民大减只能自保的地步,这块周系大诸侯国威权真空三不管地带反而向南更扩大了。后晋国彻底征服了卫国,这群阳樊遗民可能也就此彻底脱离卫国,先在这片暂时真空三不管地带的南部邯郸邢台一带,扎下根来壮大了。


后来,中山到底可能在哪年公开立国的呢?哪年的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山立国?笔者继续往下分析,先罗列一些可能相关的各国动态,为说明问题,罗列地较为详细冗长。


这群阳樊遗民自前635年从阳樊出走,先是投附卫国,后又脱离卫国向北游移到邯郸邢台真空三不管地带。几十年后,前555年,晋齐争霸,晋平公率鲁宋卫等国伐齐围齐都临淄,齐国差点灭国。次年前554年,齐灵公卒,齐庄公立,齐晋暂讲和,但齐庄公显然深恨晋国。前552年,晋国发生栾盈叛乱,栾盈及其党与出逃,被齐庄公收留并厚待之,想利用栾党寻机报复晋国。前551年,晋会齐鲁卫等,令诸侯勿纳栾氏,但齐庄公显然没从。此年恰逢孔子诞生。前550年,齐庄公果然暗中大助栾盈偷偷返晋夺权,齐庄公抓住这次报临淄之辱的大机会,亲率大军尾随前去助战,先伐卫再伐晋,势如破竹越过太行山,但这时栾盈潜回晋都经过混战后,被击败,齐庄公得知无奈返回。晋师遂灭栾氏。前549年,晋平公会宋鲁卫等君于卫,又要报复伐齐,会大水不能进军。齐庄公又害怕了,求援于楚国,并求媚于周天子为之筑王城。前548年,夏,齐庄公被大臣崔杼所弑,立其弟齐景公。晋平公又趁机会宋鲁卫等国兵伐齐,齐景公用大量财宝贿赂晋平公及其六卿五吏三十帅等求和,归罪于庄公,晋平公许之,伐齐诸侯与齐同盟于重丘。前547年,卫国发生政变,流亡在外多年的卫献公用执政权诱卫卿宁喜助其复位,宁喜遂杀卫殇公,迎卫献公返卫复位。而另一卫卿孙林父却不同意,以其采邑戚叛卫,且诉于晋。晋卿赵武当国,受孙林父之诉,夏,合诸侯兵讨卫献公,取卫西鄙懿氏六十邑予孙氏,抓卫献公宁喜到晋。秋,齐景公郑简公赴晋,为卫献公求情,晋许归献公。前546年,诸侯苦于战争,宋大夫向戌与晋正卿赵武、楚令尹屈建皆友好,遂居中调和,都同意息兵,于是宋平公与晋楚及齐鲁卫陈蔡郑曹许滕邾等国盟于宋都,史称弥兵之会,楚屈建与晋赵武主盟,盟曰:"晋楚之从国交相朝″、"勿用兵、勿残民、利小国″。


通过上面这段前555年到前546年十年间的晋齐卫等国的较详史事,我们可以看到与中山立国关系最大的三大临国晋卫齐之间的激烈博弈,先是晋卫等伐齐,然后齐报复伐卫伐晋,接着晋卫等又报复伐齐,然后晋又伐卫,再加其他国间的混战,大国小国都搞地很疲惫,都想息兵安生一段时间,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弥兵之会,大国互相承诺"勿用兵勿残民利小国″,小国的正当利益诉求得到一些尊重。弭兵会盟后的10多年间,因为楚国专注于对付吴国,晋国则忙于应付内事,无力开战,所以会盟的10多个国家没有发生过战争。然而,各国内部的争权斗争却异常尖锐。“弭兵会盟”也就成为春秋时期两个阶段的分水岭。会盟以前以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为主,会盟以后却以各国内部大夫间的兼并为主。所以笔者以为弥兵之会的546年前后,就是中山立国的最佳最可能时机。


这一段时间阳樊遗民团幸好已游移到卫国北部的邯郸邢台一带,没有受到南边晋卫齐等来回拉锯混战的影响,坐山观虎斗,三大临国都削弱疲惫了,阳樊遗民团反倒壮大了,此时不立国更待何时?于是中山终于立国。刚立国又逢弥兵之会,各国都做出盟誓保证不再打仗,各自休养疗伤一段时间。齐国应该最支持中山立国,好为以后再同晋国争霸时多培养准备个帮手。晋国就算不同意此时也疲惫了也不好立马违背盟誓,何况晋国内部诸卿大夫之间的互争有扩大趋势,有些人应该也想拉中山做潜在外援,卫国更是衰弱又原本友好不用担心。就这样在受到本地区殷商遗民、群狄和与晋争覇的齐国等支持及晋国无奈默认下,中山立国了。


叫什么国名呢?还叫樊国么?以前各地的几个或同源或不同源的樊国都被灭了,再叫也没啥意思没啥号召力,且咱这个樊侯称号早被周室收回一百多年了,恢复还得去乞求周室同意,不同意咋办?何必多此一举,还是直接用先祖仲山甫的名字做国名吧,就叫中山国,凭借先祖仲山甫的大名和曾经的不朽功德,可能会比较容易获得各方的好感和支持,有利于民众的归附和开展外交,愿先祖之灵佑我,幸运幸福永随,中山国如高山般永固不倒。


对此观点,有朋友看了初稿说仲山不应与中山混同,不能玩谐音梗。逼着我只能多些狡辨说:


中山立国时,可能开始只是想用仲山父的名"山″这一个字做国名,就叫"山侯国″,读音也与原"樊侯国″类似,这样就兼顾了祖名"山″和祖封"樊″。


但转而一想,还是加个褒义的形容词更好。


叫"大山国″么?强大的山国,多自豪,甚至再狂些"太山国″,天下第一强国,有何不可?但转念一想,这不是赶着找大晋国的疯打么?还是低调些吧,毕竟现在力量不如人家,等比他更强了再加这个"大″字也不迟。


那叫"小山国″么?自己主动示弱,我是小国,跪求你们大国别打我了,我服你们不行吗。但这也不甘心呀,咱流徙隐忍这多年就这结果?想让咱带着抵抗大国压迫的国民们怎么看?刚立国绝不能叫"小山国″,万一以后被打小了没法了再降调叫"小山国″也不迟。


大山国太狂不行,小山国太怂也不好,那叫啥?还是现实些叫"中山国″吧,中等强大,不卑不亢,也有在国际外交上咱表面中立、四方示好、八面玲珑的意思,外交要圆滑,几十年的流徙转战生存至今不容易啊,不长脑子经验的都完了。


好,就先叫"中山国″吧,既有求先祖护佑之意,又有中立于列国间之意。以后等强大到能压倒晋国咱再叫"大山国",万一被打小了咱再叫"小山国″也不丢脸,生存就好。


再圆补一下:为何不能直接重叫"樊侯国″呢?是因为当初樊仲皮叛周时,周天子已经收回取缔樊侯这个封号了,现在想再用,还得去赂求周天子同意,条件要的太高咱做不到、周天子不同意咋办?且樊地已被送给晋国,再用樊国不是让晋国以为妄想收回樊地、明摆着找狠揍么?周天子现在看晋国脸色行事,也绝不敢同意咱再用樊国,咱也知道就算想回当下也回不了樊地了,当下只想在河北这三不管地带立国,让一帮臣民活得有点尊严舒服一些而已,你们大国不也一样么。总之在这里现时我作主,你们大国的手还不够长,压不住这里。


总之,用"中山″这两字做国名,可以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山是周宣王中兴大功臣、先祖仲山甫(樊仲甫/樊穆仲)的名字,说中山即仲山也不是不可以,史上谐音的例子也有别的例子,如燕国本为匽国等。总之有永怀先祖功德,望先祖英灵永佑我家邦兴旺发达之意。也是向别国表明你们应该顾念我先祖功德对我们友好一些,毕竟我先祖当年助周宣王中兴,也没少给你们的祖宗带来好处吧?要不咱们扯扯老账?看你家祖上欠咱家几石金子?总之,大家祖上在一起混的不错,现在大家活着都不容易,天下这么大,我只占这一小块空地,给个面子吧,谁给我一,我可能谢他二。


二、山,音近樊,也是有怀念原来封侯国号樊侯国之意。但不好直接再用"樊″做国号了,理由见上。


三、中,不卑不亢,中等规模,中立中和,允执厥中之意,也暗含一点做中央之国的野心。


四、最后,山也有祝愿国家稳固坚如大山之意,但也不好直接用"大山″做国号,理由见上,太招摇,现时要低调些。


中山立国后,可能某位周王也听说了解了情况,兴趣大增:"想不到咱周室曾经的中兴大功臣仲山甫的后人,在丢了封号又丢了家园后,历经几+年坎坷流移居然没有彻底湮灭,现在居然杀出生天自亲立了,真是死不了的小强啊!不愧是咱老姬家的子孙,有种,行,好,不错……″,这位周王可能本也有重振周室的雄心,中山立国使他更有信心了,便在某时与中山取得联系,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周王同意中山建国,中山则承诺在各国纷争中助力周室振兴,双方共祝合作愉快顺畅。周王特铸中山侯钺赠于当时的中山首领,以示承认中山为周天子亲封的正式诸侯国,为周室占住这块真空之地,拥一方专伐之权,助扶周室地位,中山侯也送几车贡品给周室救救急。


此中山侯钺出土在平山县中山王墓中,铭文为:"天子建邦,中山侯,作兹军钺,以警厥众”,共十六字铭文,意为:中山受命于周天子,其威严不可侵犯。中山侯钺象征着中山国的威严,同时也表达着中山国为周天子亲封侯国,其他诸侯国们都应给予相应礼遇,都在周天子治下,不应视为仇敌互相仇杀,大家象当初那样和睦相处共尊周室多好,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美好愿望。中山侯钺铭文自被发现以来,一直具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说是伪造的,也有人说是周天子真实赠予的,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教授曾针对这些争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斧钺型的兵器,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权力的象征。按古书上的记载来说,周武王是以斧子来代表自己的王权的,那么中山国的这个青铜斧钺也不例外。另外,有史书为证,在战国时期是多数诸侯国仍然在表面上是遵奉周天子这种权力的。在当时,周天子封中山君为中山侯,为了表示中山侯是合法的,而斧钺是建邦的标志,所以才铸中山侯钺赠予中山侯。


多年来中原的其他诸侯国们来回无尽折腾的结果是让周室越来越卑弱,已经指望不上这些诸侯国了,只有仲山甫后人新建的这个朝气勃勃的中山国,让这位周王又看到了新的希望,试试吧,努力吧,但愿…………。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独立,求周天子亲封正式承认,周天子也曾短暂寄希望于这三家新诸侯,可惜大势已去,都不好使。但中山及后来的韩赵魏在受周天子正式承认为诸侯后,为答谢应该也都在特定时段特定事件中,起到了一定的维护周天子地位的或直接或间接作用。


那这位赐钺封中山侯的周王又可能是谁呢?


笔者查在546年在位的是周灵王(前571~545在位27年),然后是周景王(前544~520在位25年),所以这位赐钺封中山侯的周王极可能就是弥兵之会后2年刚即位的周景王。本来周室传至周景王就已很衰弱,已沦落到经常向诸侯讨要贡品维持开销的地步。周景王很聪明很有想法,刚即位,很有振兴周室的雄心,立志变法图强,又恰逢弥兵之会,大诸侯国都刚同意息争休养"不用兵不残民利小国″,此时周天子的政治地位应该也有些许上升,周景王就乘机自己作主封了中山侯,倚做周室一个不大不小的外援吧。前面提到过前520年周景王变法图强遭守旧派反对、失败而死时,有大夫樊顷子参与拥立周敬王。这个樊顷子也是仲山甫之后,可能在当时会做中山与周王间的联络者。


后来,中山国在晋国诸卿的压力下、三家分晋后主要是赵氏的压力下不断向北,最后在保定石家庄地区,与从太行山西边被晋压着北移而来的同源同命的鲜虞相遇,结成兄弟与国,共抗晋国。鲜虞被晋灭后,中山就统其余众,二国合而为一,力量壮大,成就战国第八雄。此以后中山之事就较为明了些,不多说了。


当然,本文对中山的起源描述只是一种简单推测,自以为还算合情合理、不失可能性而已。后紧接着又在中山王方壶铭文发现"仲父″二字可能就是樊仲甫,更增加了这种可能性。(请见《中山王方壶铭文"仲父″是指仲山甫吗?》一文)


至于学界常把中山鲜虞与白狄赤狄相混同,是因为二者确实常与群狄抱团抗敌,也确实纠合了不少狄民,国内确有些狄风,但本地更多的是殷商遗民。从中山王墓出土文物的制作水平特别是中山文字的精美水平来看,居于诸国前列,怎么看也不象是文化落后的山地狄人所为。当然所谓戎狄也多是三皇五帝之后因滞留地环境因素,虽然文明进程相对周系诸国来说缓慢是事实,但也不应歧视,现代大都市与偏僻山村的差别不是更大么。


总之,中山国早期的真实史实还需新的考古发现来和新的史籍发现来最终一一确定。中山王墓还有未发掘的吧,能否尽快主动再发掘一下呢,应有新发现吧,期待中。


以下为中山见于史书后的简史:


前506年,“中山”之名首见于典籍《春秋》。


前505年、504年,晋两伐中山。


前457年,晋国征伐中山,中山国遭受重创。


前414年,中山武公复立,建都于顾。


前406年,魏国占领中山国。


前380年前后,中山桓公复国,建都灵寿(今平山县三汲乡)。


前327年,中山国君“错”继位,国力渐达鼎盛。


前323年,中山国与韩国、赵国、魏国、燕国共同称王。


前296年,赵国最终灭中山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1

主题

4029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1877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12-13
发表于 2024-6-9 15:44 | 查看全部
商周两朝的历史文化,有传世文献记载,也有出土文献/文物佐证。不好用“编故事”来推测、推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1

回帖

3919

积分

进士

积分
3919
注册时间
2023-1-25
最后登录
2024-12-5
发表于 2024-6-25 17:34 | 查看全部
历史探讨文章最辛苦,佩服并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建议联系

cnzhongs@qq.com

手机版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华夏仲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1045915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