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1
11
0
童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纪念我的曾祖父
10年前,一个炎热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得人真不开眼,下午太阳下山了,只留下夏日里那种独有的绚丽的残阳,红艳艳,18时,或许就是老爹(更习惯用海安话叫出来)有意选择了这么个美丽的傍晚,走了。。。。。。 今天中午打电话回家,平时都是晚上才会打电话回家,不知怎么的今天中午就拨了电话,从妈妈那知道明天是老爹十年,家里要放焰口,整个下午老爹的点点滴滴就一直在脑子里回放着,这会儿坐在电脑前,总想找谁说说话,说说我爱的那个可爱可敬的老人。 在外头上学,这次不能回去给您老人家磕个头上柱香,庆庆在这里,在这寥寥数行字儿里纪念您。 我的曾祖父,更习惯叫老爹,姓仲名延山,1920年生人,年轻的时候是李堡环卫所一名普通的工人,听爷爷讲以前老爹的叔叔没有儿子,然后老爹就过继给了叔叔,老爹的叔叔是个私塾先生,老爹小的时候就经常跟着叔叔去各家给孩子上课,耳濡目染的,老爹也就认得不少字儿,自然也写得一手好字,后来老爹就成了附近有名的说书先生,说书的案板好像还在家里存着,每每想到这些的时候就会记起以前电视上放过的“天天评书”栏目,不自然的要把老爹放到那个案板前,想象他那个神采飞扬的精气神儿。 前一阵子在网上查到,原来仲氏祖先源于山东济宁泗水,仲氏先贤仲子,即是孔子著名的学生子路,说是在老家的地方至今任有一座祖庙供各地散落的族人祭拜,香火旺盛,总觉得老爹的身上有儒的气质,从他对每个子孙的教导中,从他对待周围的人与事中,一言一行,与人诚恳,与事踏实,吃苦耐劳,直到现在每每回家老太太与我拉家常时还会时常念叨,或许是老爹的庇佑吧,老太太今年九十岁了,身体还是很好,打水烧饭样样都不比我们年轻人差。希望在最近的这两个暑假里能抽出时间陪爷爷过去山东看看,都说落叶归根,也算是了了老爹的心愿吧。 写写老爹病重的那些日子吧,他走之前的半年,老爹进食突然少了很多,身体感觉也消瘦不少,后来在李堡中心医院检查了,基本诊断为食道癌晚期,后来爷爷和姑奶奶们又带老爹去海安做了检查,最终确诊。那段时间两个爷爷,三个姑奶奶常常聚在我们家商量怎么好才是,考虑到老爹的身体状况和八十岁的高龄,一方面是保守治疗,一方面是手术放化疗,最后的决定是大家都不放弃老爹,选择了去南莫肿瘤医院做放疗。老爹的儿女子孙较多,可能是长辈们的影响吧,一大家子人住的都不远,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几乎没有什么吵吵闹闹的事发生过,我想子女孝顺出息应该就是老人们一生最大的宽慰吧。十年过去了,对那个医院那间病房任然记忆忧心,病房在三楼,左起第四间,同房的还有两个老爷爷,爷爷和姑奶奶姑爹们轮流值班,睡病房里的一张空床,周末谁去探望了就临时搭个小床,在老爹住院的那段日子,我去过四次,印象中会走吉庆隆正古贲那些乡镇,那些地方,那条路自从那一年后再也没有去过走过了。第三次去的时候,化疗已经做了挺长一段时间了,个把月的功夫老爹更加消瘦了,爷爷说他抱老爹上厕所吃饭,老爹很轻很轻,我想每当爷爷抱起自己的父亲时这就是他生命中最难以承受的重量了吧。老爹还打趣的掀起衣角给来探望了孩子们看,似乎要表现自己的坚强,清晰的记得他的胸口食道那儿一个半拳大的红叉叉,写到这的时候心里很不平静,想到当时的老爹每周都会坐在一个冷冰冰的机器前忍受着我们说不出来也体会不了的疼痛难受时,心里久久不能释怀,但他表现的依然乐观坚强。那次临走时,爷爷他们下楼煲汤去了,就留下我一个人在房,我是老爹唯一的重孙,算是独苗苗了,老爹拉过我的手,从枕头下面拿出一张十块钱,折的很皱了已经,硬要塞给我,我也不知道是我那时就懂事了还是怎么的,硬是不要,两个人推了很久,后来老爹有点不高兴了我才把钱放进了兜里,我不知道那会的一张十块能换现在的多少,但在我心里那张十块钱是无价的,是我一辈子中最深爱的十块钱。。。。。。 放化疗的过程很难挨,普通的年轻人身体都难吃得消,更何况是年迈的老爹,加上老爹之前小毛小病就不少,越到后来老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虚了,最后我记得是爷爷,我,两个姑奶奶一个姑爹带了老太太包了辆面包车一起去接的老爹,爷爷和姑爹坐在后排一路夹着老爹。回家之后老爹的身体每况日下,家里的孩子们也尽可能的陪在老爹身边,陪他走过这最后的美好时光。十年前的明天,傍晚,我,爸爸妈妈在二爷爷家(虽然爷爷是老大,但老爹老太一直住二爷爷家,那是老住场)坐了下午半天,看老爹身体还好,我们先回家吃饭了,可是回家还没几分钟,电话铃就急促的响了,知道不妙,立刻跑过去,看到爷爷正在抱老爹到客厅的小榻上,我们那的习俗人走都得“睡”在客厅,(土话叫口的噶的)然后开始给老爹擦身子穿“新”衣,姑奶奶和我说“老爹走了,走得挺安详的”,我记得那天我一个人跑到楼上哭了很久,我嘴里不停的念叨着“怎么会这么突然这么快”。。。。。。后来就是给老爹守夜办理后事了。。。。。。 一晃有十年过去了,真是不知不觉,老太太也一个人走过了十年了,时常听到老太在折纸折元宝(给老爹和家里祖宗的)时嘴里总会模糊不清的念叨着,但一有人的时候老太又正常了,和大家笑呵呵的,想到陈奕迅的十年,“怀抱既然不能逗留,何不在离开的时候,一边享受一边泪流。。。”一直觉得相守才是真爱,相伴夕阳的爱才算伟大,羡慕老爹老太,他们没有轰轰烈烈,他们没有鲜花掌声,有的只是一锅小米粥,两张小竹椅,还有一轮灿烂的夕阳。。。。。。 愿老爹在天有灵,庇佑每颗善良的心。 重孙 庆庆敬上 2010-6-29晚 厦门
使用道具 举报
1060
4196
5万
管理员
瞻读此文,一为老爷子病重期间子孙的日夜赡养所感动。古人云:父养子小,子养父老,亦是人伦天理之道。
二为老爷子辞世十年后,亲人(尤其是曾孙)对老人家的怀念而感动。斯人已去,此情长存。 孝亲敬祖之心,跃然纸上。
老爷子千古!
311
2818
1万
论坛元老
98
666
4030
子欲养而亲不在…………对故人的怀念之情盈胸怀!
——仲氏子孙都应该是孝敬前辈的楷模!!
76
1591
8975
版主
看仲家人写仲家事,分外亲切;尤其像庆庆这样文笔朴实、几近生活的文章,难得;庆庆娓娓道来,孝亲敬祖之情,感人至深,难得;尤见先贤仲子孝亲美德,在这里得到继承发展,倍感欣慰,难得!
22
252
1368
贡士
8
499
514
廪生
33
490
555
举人
文风质朴,情真意切,读来让人感动,自然让我想起同样是“说书先生”的爷爷。现如今,我也是孙子的爷爷了。在老祖的庇荫下,仲氏家族就是这么生生不息,一代代繁衍无穷无尽,感慨万分!
祝老祖的子子孙孙兴旺发达!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5-5-3 03: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