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887|回复: 0

上海仲天怀老人的“慰问杯”

[复制链接]

673

主题

820

回帖

2187

积分

进士

积分
2187
注册时间
2009-11-7
最后登录
2017-3-3
发表于 2011-7-26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仲天怀老人的“慰问杯”

新民晚报 2011年07月24日 第B12版/阅读


        

  宴席桌上叹“苦经”

  老年科技组织年终欢聚。组织者致词后,台上好歌美声,席间欢声笑语。熟识的李惠玲问我近来有什么新活动。

  我叹起了“苦经”:我的一个朋友谢觉慧,原是久新搪瓷厂副厂长。花20多年心血,收集了2500多件搪瓷制品,想办一个“搪瓷制品博物馆”,为上海增添一点风采,为百年搪瓷工业留一个缩影。

  因为,从1878年(清光绪四年)从奥国进口搪瓷制品到上海,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但全国没有一个搪瓷制品博物馆。谢觉慧想补这个空白。我也在帮他策划并收集产品。如:“援越抗美”胜利后,上海各搪瓷厂制作过“仿瓷杯”,慰问解放军,我们已经找到。但是,在抗美援朝期间,听说上海也生产过慰问解放军的搪瓷口杯,尽管到处寻觅,却不见踪影。毕竟60年了,谁还保存这口杯?

  我曾找到一位在搪瓷厂设计花样的女画家,她说见过这种口杯,记得杯子上有一只和平鸽,好像是仿法国画家毕加索原作品的。

  我讲到这儿,面露难色,一付求助的面孔。

  “于无声处听惊雷”

  谁知坐在我“隔壁头”的一位老者忽然插话说:“我家里正巧有一只‘和平鸽’军用口杯,就送给你了!”

  真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我紧紧握住老先生的手,连连说:“谢谢,谢谢,太好了!”同桌的朋友都为这“奇遇”鼓起了掌,还有人拿相机为我们“立此存照”。一个朋友讲:“给科技报写篇文章,题目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向老先生请教尊姓大名,才知他叫天怀,是16岁参加解放军的离休干部,现住奉贤南桥,我们交换了名片。我立刻发短消息给谢觉慧:“我奇遇了一位有‘慰问杯’的热心老军人天怀。”当夜回到家,我就接到老的电话,他说:“那杯子原来是用来盛水浇花的,天冷,不太浇水了,不知怎么找不到了。老伴也不知杯子下落。我找到后再与你联系。”

  晴天霹雳。一段惊喜,化作一份悬念。

  原本欢快的春节,也落得一个“心病”:杯子能找到吗?每天晚上,如等待恋爱中的情人,我焦虑不安。不敢打电话给老,就怕听到“找不到”三字。又想打电话催促老,“务必找到这宝贝”。再一想,老这样年纪的人,实在得很,等消息吧。

  皇天不负有心人,年初七夜间,老来电了:“杯子被儿子拿走的。他要保存起来,与我的军功章、军服、军帽、武装带、军鞋放在一起,留作纪念,当作传家宝。我对儿子讲了,杯子保存在家,不及保存到博物馆,有更大意义。儿子同意了。儿子把杯子送来后,再与你联系。”老又提议:“南桥离市区远,你告诉我地址,我用快递送来。”

  我赶忙回答:“不要,不要,我亲自来取,当面表示感谢。”我是担心如果中途遗失,最多赔偿三五元钱。但是这个口杯,可是博物馆的“宝贝”,千万不要得而复失啊!

  风雨硝烟犹珍贵

  2月25日,我怀着欢快的心情,到奉贤南桥拜访老。他的办公室宽敞明亮,是总经理室,旁边几间工作室,年轻白领正在电脑前凝神专注。原来老是一位有7项专利的老科技工作者,他还在发挥余热。作为总经理,他每天上午上半天班,为一个科技企业作业务指导。

  老出示了一份2010年11月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批准“环保型节能柴油”生产。这是填补国内空白,技术国内领先的环保无污染产品。

  我询问老:“是不是乳化柴油?以前有过。”

  老为我释义:“通俗讲,第一代乳化柴油是水包油。我们搞的第二代产品是油包水,可以节能12%,减少排污15%一40%。”

  他说:“我是不取报酬的义务劳动者,科技领域的志愿者。”我肃然起敬,我奇遇的是一位年近八十,还在不断立新功的老科技工作者,可敬!

  老从包里拿出了我日思夜想的“慰问杯”。果然,一边红色天安门的图案上,有一只绿色和平鸽在自由翱翔。另一边是5行红色繁体文字:

  赠给

  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保卫祖国

  保卫和平

  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

  我仔细端详着这只杯子,像握着老的手,想象着它伴随主人历经风雨的光荣历史。

  老因我之约,已在3张信笺上用工整的楷书写了杯子的经历。我仔细阅读:它1951年就跟随老到过长山列岛、砣矶岛进行海防建设;到过渤海边蓬莱县整训;到过北京昌平;参加过解放江山一岛;听闻过大陈岛的炮弹轰鸣;还到过福建,听过轰击金门的炮声……

  老说:“这杯子伴随我走过青年、壮年时代。我总是将它用带子系在挎包上奔走各地。1963年转业到上海,生活安定,杯子舍不得丢掉,就用来浇花……”听老一席话,我心潮起伏。

  为了这段奇遇,老提议我们一起与 “慰问杯”合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4-4-27 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