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查看: 933|回复: 2

[各地动态] [转帖]桐乡民间修起了家谱

[复制链接]

1009

主题

4036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2677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4-29
发表于 2010-1-1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www.txnews.com.cn      2009年12月22日 19:44

常言道,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中华民族历来有修志、修谱的传统,尤其是在太平盛世。修家谱不仅是一种传统宗族观念的体现,修谱者旨在感念先恩,激励子孙增强责任感,追求家族更加发展壮大。


       桐乡人文底蕴深厚,以前,世居于桐乡的名门大族均有谱牒传世,但在经历了上世纪的“破四旧”运动后,不少家谱被当作“四旧“遭到清理,很多人不得不毁掉家族世代珍藏的家谱,所以遗存的谱牒已少之又少,更显弥足珍贵。


       近几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日益增强,桐乡的谱牒文化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民间修家谱正在悄然兴起。继《乌戍徐氏支谱》、《吕氏宗谱新编》、《重修乌镇丁氏家乘》、《桐乡洲泉镇金氏宗族谱》等新编家谱修撰完毕后,桐乡《屈氏支谱》也已经完成初稿,现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于是想修家谱的人越来越多,到桐乡市图书馆查阅《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和《浙江家谱总目提要》上相关信息的市民日渐增多。对此,桐乡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朱莉韵认为,修家谱是一件好事,不仅浸润了桐乡深厚的地方文史,更为后人展现了社会历史的风貌,留下了地方文化发展的轨迹,凸显了桐乡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家族历史的范围,其历史、文化价值之高不言而喻。


       普通市民通过家谱的修撰,一来可以继承传统宗族文化中的优秀伦理道德理念;二来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共同文化认同、共同生活习俗、共同伦理道德规范、共同目标志趣,能有效地促进宗族和谐,族群和谐,乃至社会和谐。通过家谱联络宗亲族谊,取得血缘和文化认同,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也正是民间修家谱的内在驱动力。


       目前,在我市洲泉、乌镇、濮院等地,有多个宗族正在续修家谱。

 

       八旬老人修编《屈氏支谱》


 

       《屈氏支谱》是由洲泉镇屈家浜村83岁高龄的老人屈秉钧在主修。虽然小时候只念过4年私塾,但老人在修家谱这件事情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目前尽管初稿已经完成,但他还是坚持每天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补充和完善家谱,老人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早日把《屈氏支谱》修撰完整。


  据《桐乡县志》记载,屈氏原为桐乡望族,明朝正德年间自临海县迁入,迄今已经历32代,有近500年的历史。而屈氏子孙繁衍,现在已经形成10个村落,共有400多户2000多人,集中居住在洲泉镇屈家浜村。屈氏原有的家谱在“文革”中被毁,这让屈秉钧一直抱憾不已。2005年,洲泉镇政府在屈家浜征地,屈家的祖坟也在被征迁范围之中。因担心将来后人无法知晓先辈的姓名与事迹,熟谙家族掌故的屈秉钧想到了修家谱。


  因为是家中的长子,小时候的屈秉钧跟着大人们去参加过屈氏家族的“上坟会”,即屈家浜所有姓屈的人家各派一名代表去屈家祠堂祭祀祖先。凭着儿时的记忆,再加上他广泛与居住在外地的屈氏族人联系,收集了大量有关信息,屈秉钧对屈家浜毛家湾姓屈的12户人家,从第24代到第32代进行全面梳理,并按系列纵向排列,从而整理成了新编的《屈氏支谱》。


  与其他新编家谱不同的是,新编的《屈氏支谱》更注重描写族人的生平故事。对此,屈秉钧解释说,之所以写这些故事,就是希望晚辈们看后,对好的地方予以继承和发扬,对劣的方面引起警戒。同时,他还希望子孙们能把自己所做的一切也写进去。


  在修家谱的过程中,屈秉钧发现家族中曾在晚清同治时期出过一名举人,名叫屈元欣,经过查找资料和多方询问,他发现该人和清末四大奇案中“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主角杨乃武系同科举人。屈元欣家境富裕,在杭州(现在的中山中路附近)开了一家绸布庄名为 “元利绸布庄”,生意十分红火。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时屈元欣28岁,是在杭州参加的乡试,最后他以第64名中举。


  屈秉钧说,在修家谱的过程中,透过先人的一些事迹,他了解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比如,上文提到的屈元欣,他哥哥屈元羲是因为中不了举人而死在了贡院,可见当时封建社会下的科举制度是如何的残酷。《屈氏支谱》还记载了抗战时期,日寇的飞机对屈家浜进行轰炸,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2人轻伤的史实,为收集和研究日寇在桐乡犯下的罪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历史资料。


  曾参与《洲泉镇志》重修的颜剑明表示,重修家谱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对桐乡历史人文的延续,对后人研究地方的名人和人文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桐乡民间续修家谱,还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具有认同感,是桐乡深厚的人文历史延续和体现,更是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屈秉钧老人修编的《屈氏支谱》家族成员关系示意图

     

屈秉钧老人在展示自己主修的《屈氏支谱》的初稿

 

       《乌戍徐氏支谱》中有三人曾任校长


 

       从1999年年初到2000年年底,当年已是75岁高龄的徐家堤老人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将新编的《乌戍徐氏支谱》修撰完毕。在这部新编家谱中,共记录了200多人,并且一改以往家谱中出嫁女儿没有编入家谱的习惯,不仅连女儿,就连女婿也被记录在新编的家谱中。


  徐家堤老人说,最早的《乌戍徐氏支谱》是在光绪年间修撰的,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遗失了,幸好老版家谱的木刻雕版还在,故修家谱的人把老版家谱拓出来后,又对这个老家谱做了补充。而这个修家谱的人就是曾在乌青镇植材高等小学堂担任校长的徐晴梅。徐晴梅重新整理和修撰《乌戍徐氏支谱》的那一年58岁,即民国二十三年。


  徐晴梅是光绪二年的廪生(在古时科举考试时,成绩名列一等的秀才才能被称为“廪生”,廪生还可获官府廪米津贴),文采相当了得,受人尊敬。在他任乌青镇植材高等小学堂校长期间,一代大文豪茅盾就在那里念书。当时,徐晴梅在当地颇有名望。民国初年,他曾任桐乡县议员和副议长,还因其治校有方,得到当时浙江省提学使袁某的举荐,获省政府奖励的文凭。


  不过可惜的是,在文革时期,老版《乌戍徐氏支谱》的木刻雕版被毁,现在存世的老版家谱只有两本:一本由徐家堤老人精心保管,另一本则在北京徐家堤堂弟徐家境处。而向徐家堤老人索要老版家谱的族人越来越多,于是他决定重修家谱。他在家谱的序中这样写道:“几经战乱迁徙,族人逝者不少,生者更多……民国之《乌戍徐氏支谱》虽能溯之既往却难求当代,吾等乃萌修谱之念。”


  1919年徐晴梅另谋高就后,与他同辈的徐承焕接替他,成为乌青镇植材高等小学校的校长。徐承焕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之前他曾担任过茅盾的英语教师。茅盾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多次提到过他,十分喜欢徐承焕教的课。在徐承焕担任校长的15年间,该小学名声鹊起,学生数量剧增,成为杭嘉湖地区的一所名牌小学。


  徐承焕早年曾是新乡社(由茅盾兄弟创导的推行新文化运动的组织)干事主任,现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陈列有他的照片,在新撰写的《桐乡县志》、《乌镇镇志》以及《乌镇掌故》中也都有他的传记。1978年乌镇植材小学校友会时,校友们都誉他为“一代师表”。


  而徐家堤老人曾在1951年至1958年担任乌镇第一小学校长。虽已退休多年,可老人仍然勤于笔耕,是桐乡本地民俗方面研究的专家,曾负责撰写《乌镇掌故》一书。为了续修《乌戍徐氏支谱》,徐家堤老人先后向全国各地的徐氏后人发出了近200封信件,问他们讨要简历介绍和照片,并多次在桐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如今新编的《乌戍徐氏支谱》已分别被桐乡市图书馆、桐乡市档案馆所收藏。不少续修家谱的人把它当做模板来参考。


 

       《洲泉吴氏族谱》中文化名人多


 

       《洲泉吴氏族谱》是吴氏23世孙、时居乌镇修真观西吴家厅梅花馆主人吴学浚,于清光绪二年修撰的。现在,该孤本被存放在上海图书馆。2006年,洲泉吴氏后人、27世孙吴孝凯在桐乡市图书馆的帮助下,终于拿到了《洲泉吴氏族谱》的复印本,并着手准备续编。


  《洲泉吴氏族谱》的孤本共六卷,分卷首《序》、卷一《亲支图》、卷二《事行考》、卷三《见闻记》、卷四《宅墓志》、卷五《艺文汇》和卷末《跋》。该家谱记载了1000多年来繁衍生息在今桐乡境内的吴氏家族的历史,叙述了自元明清以来吴氏家族中吴英、吴沛然等数十位名家的事迹,以及历代名人与他们的交往历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卷五《艺文汇》一页“贺喜”名帖中,开列了有顺治康熙二朝进士翰林、尚书职衔的施闰章、汤斌、汪琬、朱彝尊等清代一大批顶级名人,共114人,把清朝时期所有的文化名人与桐乡文人联系在了一起。


  《洲泉吴氏族谱》孤本记载的仅是清光绪十八年以前的历史。洲泉吴氏宗族的后代才俊辈出,但都没有记录在内。现在,吴孝凯准备把早一些如吴滔、吴宝清,晚一点如吴斯美等书画名家、京官、外交官等记录进新编的《洲泉吴氏族谱》内。上海图书馆的研究学者就曾对吴孝凯的女儿吴友伟说:“上海图书馆馆藏的明清旧谱中,很少有这样没有缺角残破、完整无缺的。《洲泉吴氏族谱》绝对是家族谱牒文化中的杰出代表。”

 

     

《乌戍徐氏支谱》中的世系图和祖墓形势图

 

图文并茂的《乌戍徐氏支谱》各成员介绍

 

《乌戍徐氏支谱》新旧版的对比

       相关链接:

 

       目前,在桐乡市图书馆内共存有20部家谱,其中《归氏家谱》、《洲泉吴氏族谱》、《青溪严氏家谱》、《孔氏宗谱》、《劳氏遗经堂支谱》、《徐氏宗谱》、《崇德徐氏家谱》、《吴兴沈氏族谱》以及《清劳韧叟先生乃宣自订年谱》都是清代或民国时期的孤本家谱复印本,另外《丰氏家谱(总图)》、《柞溪沈氏思源堂宗谱》、《仲氏家谱》、《介福堂家谱》、《乌戍徐氏支谱》、《王氏故土三史》、《吕氏宗谱新编》、《浙江吕留良后裔世系图》、《重修乌镇丁氏家乘》和《桐乡洲泉镇金氏宗族谱》这10部则都是新编家谱的铅印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666

回帖

3907

积分

进士

积分
3907
QQ
注册时间
2009-11-3
最后登录
2012-8-23
发表于 2010-1-3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瓜瓞绵绵总有出处,续修家谱、寻根问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民间文化。经过文化大革命后,家谱等民间文化资料损坏的异常严重,从一定程度上讲,不亚于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给历史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很多有志之士都在思考自己的“根源”,续修家谱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咱们作为仲子后裔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275

回帖

1714

积分

贡士

积分
1714
注册时间
2020-9-11
最后登录
2023-10-6
发表于 2010-1-4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的精华在于:1,家谱的修续必须是族人所为.当然,欢迎族外人参与.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有志者,事竞成.

                     3,家族的和睦,必然齐心协力,心想事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4-4-29 17: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