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仲文余(天长) 于 2013-6-4 16:48 编辑
天下孔庙莫过于曲阜,参加仲研会四大之前,我与文耀同去曲阜瞻拜了“三孔”,从孔林到孔府再到孔庙,一路拜访过来,知道仲子的当地人比较多,知道仲子事迹的比较少,看到仲子牌位或塑像的就更少了。我们瞻拜的重点是孔庙,专门聘请了导游,用了近一天的时间。有幸的是,我们聘请的导游小姐竟然是孔子第77代后裔,她问我为什么总是关注仲子,我坦诚地告诉她,我是仲子第72代后裔。也许是孔家与仲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我们交流得很融洽,在她的帮助下,找到大成殿里面的一位工作人员,才拍到了先贤仲子由神位神龛塑像。
十三碑亭北,有五门并列居中的一座名大成门,是孔庙第七道大门。“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此处,五门大开,将孔庙分作三路:东为承圣门,内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西为启圣门,内奉祀孔子父母;中路大成门,主祭孔子夫妇,并以历代先贤先儒配享从祀。三门并立,左掖金声门,右掖玉振门。“金声”是击钟的声音,表示奏乐之始;“玉振”是击磬的声音,表示奏乐之终,用以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
大成殿东西两侧的“两庑”,是后世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这里配享的贤儒大都是后世儒家学派中著名的人物,如董仲舒、王阳明等。唐朝时仅有20余人,经过历代增添更换,到民国时,多达156人,难怪当地人记不清楚。这些配享的人,明成化年间由画像、塑像一律改为写有名字的木制牌位,供奉在一座座的神龛中。
从杏坛北望,在双层石栏的台基上一座金黄色的大殿突兀凌空,双重飞檐中海蓝色的竖匾上木刻贴金的群龙紧紧团护着3个金色大字——“大成殿”。字径1米,为清雍正皇帝手书。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与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大殿结构简洁整齐,重檐飞翘,斗栱交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藻井枋檩饰以云龙图案,金箔贴裹,祥云缭绕,群龙竞飞。四周廊下环立28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游客隔门相望不得入内。大成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天子礼制。两侧为四配,东位西向的是复圣颜回和述圣孔
伋,西位东向的是宗圣和
曾参亚圣孟轲。再外为十二哲,东位西向的是闵损、
冉雍、端木赐、
仲由、卜商、有若,西位东向的是冉耕、
宰予、冉求、
言偃、颛孙师、
朱熹。四配塑像坐高2.6米,十二哲塑像坐高2米,均头戴九旒冠,身穿九章,服,手执躬圭,一如古代上公礼制。塑像都置于木制贴金神龛内,孔子像单龛,施十三踩斗栱,龛前两柱各雕一条降龙,绕柱盘旋,姿态生动,雕刻玲珑,异常精美。四配十二哲两位一龛,各施九踩斗栱。龛前都有供桌、香案、摆满祭祀时使用的笾、豆、爵等礼器。殿内还陈列着祭祀孔子时中和韶乐乐器和舞具。殿外悬有10块匾额、3副对联,门外正中是清雍正皇帝题书的“生民未有”匾额,殿内正中是康熙皇帝题书的“万世师表”和光绪皇帝题书的“斯文在兹”匾额,南面悬挂着乾隆皇帝题书的“时中立极”等匾额。每块匾额长6米多,高约2.6米,雕龙贴金,精美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