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仲崇民(仲浅) 于 2014-10-30 20:11 编辑
为承办“仲研会四届二次会议暨仲企联会员大会”,故里分会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终于在十月三日胜利召开。经过二天议程胜利闭幕。会议开的圆满、成功,达到预期目地。我心里充满喜悦,很有成就感。虽然出了点小小的插曲,也在意料之中,瑕不掩瑜。打开“华夏仲氏网”,宗亲们一篇篇热情洋溢的文章,深深的感动着我:海安跻和爷《再次仲浅行》,汝南延信爷《崇民,你好》,宁阳兴华叔《丰碑》,赣榆伟利叔《说说我的遗憾》,南京兆仁爷《三次去仲浅》……想着仲浅村,据今己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岁月苍桑如泛黄线装书,每一页都述说着波澜壮阔的故事。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逐步形成了以仲子思想为依托的儒家文化。
我乘着和煦的春风,踏着明亮的月光来到任城城楼,俯瞰久违的延就亭。沿着祖先的足迹,从横坊村走到仲家庄,又从仲家庄来到仲家浅。仲家浅村中的京杭大运河,像不知疲倦的仲浅人,日夜不停的流淌。运河两岸青石砌坡,楼、廊、亭、台分布两岸,绿柳如烟,红花似火。忠亭、孝亭、信亭、勇亭装饰着运河的美丽;华佗庙、关帝庙、奶奶庙、河神庙、火神庙、龙王庙、玉皇庙香火不断。柳阴下乘凉的、下棋的、打牌的、说书的、唱戏的好不热闹。运河西是仲子文化园,运河东是全国仲家名吃一条街,三十米大道直通济宁火炬路,此道命名为仲子大道。仲子大道旁各种风味小吃,琳琅满目,各类店铺、作坊、超市、酒馆、茶楼、民居阁楼连绵数里。最惹人眼的是“襄溪牌”窝窝头,此窝窝真空包装,正面是仲襄溪肖像,背面为仲襄溪的一首“窝窝论”。各种窝窝五颜六色,红的高粱面,黄的玉米面,绿的绿豆面,还有大米面、小米面、地瓜面等等,五谷杂粮,样样齐全。“襄溪牌”窝窝头己冲出仲浅,走进全国各大超市。再往前便到了莱市场,市场内有各种返季节蔬菜和各种鱼、虾。与莱市场紧挨着的是“百里负米粮、油交易市场”。闹市对面是元至正元年(1341年)创建的仲浅闸,闸门宽二丈八尺,高二丈八尺八寸。闸东月河长一百八十丈,恢复重建的运河闸,正诉说仲浅当年的辉煌。向北走,过运河桥,来到仲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个五楼三门牌坊,中间为木质,上书“仲夫子庙”,两边为石牌坊略小,左书“志隘乾坤”,右书“气凌今古”。大门三间悬山式,上书“正大门”。大门两边原有济宁庠生董朱桂撰写的对联:“环疏柳以映宫墙对孔里千秋之色,取清漕而洁徂豆生禹川一水之香”。大门右边前墙跨井而过,上书“泗源井”的石碑立于井上而镶于墙内。在“泗源井”前方有一龙头龟驼碑,碑上刻有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农历五月初三申时,清圣祖南巡銮回,拜庙驻府时亲笔御题的诗一首:“河口孤祠在,千年祀典存。当阶松半偃,绕碣藓堪扪。怀古题新额,遗风想圣门。行舟清昼永,岸草采芳荪”。 走进大门,中轴线上为穿堂,上悬一盘龙匾,上书“升堂门”。门两边柱子有济宁贡生陈于奎撰写的对联:“溯春秋几千年矣树大道干城赫如前日,距洙泗仅百里焉依圣人剑佩常若同堂”。穿堂内南山墙镶有壁碑六方,北山墙镶有清户部尚书戴明说撰文,其子戴王纶书写的长篇颂德碑七方。升堂门中间有腰门。过升堂门,中轴线上便是金碧辉煌的卫圣殿,“卫圣殿”为郑板桥所书,下有一横匾,为雍正三年(1725年)农历八月初五日清世宗所题,上书“圣道干城”。门两边是河道总督顾琮所书对联:“允矣圣人之徒闻善则行闻过则喜,大哉夫子之勇见危必拯见义必为”。殿内上方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农历四月初二日,清高宗亲笔御书“贤诣升堂”的横匾和两边迎门柱上悬挂的“三德达身修勇故不怠,四科从政事果则无难”对联。大殿正中神龛内端坐着英武威严的仲子塑像,头戴九旒九冕之冠,服山龙、华虫、宗彝图饰,面赤红,活现仲子“行行之容”。神龛左有一石碑,上刻仲子章服像并附宋高宗皇帝御制赞诗一首:“升堂惟先,千乘惟权。陵暴知非,委质可贤。折狱言简,结缨礼全。恶言不耳,仲尼赖焉。”神龛右有一石碑,上刻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仲子敕封河内公肖像,并附宋真宗皇帝御制赞诗一首:“猗欤鲁哲,义勇无俦。独立不惧,从政惟优。钦属仁圣,敕封介丘。褒贤进号,载显英猷。”系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左丞、知枢密院事、修国史上柱国臣陈尧叟所撰。此碑南侧有一盘龙碑,乃是唐贞观八年七月初三日,唐太宗李世民御制谱赞:“朕观诸谱,仲氏最古,上自轩辕,下逮子路。於戏!代生贤圣,孰得而左”。 走过卫圣殿,便是寝殿,又名鼎裀堂。是供奉仲子父母及上七代祖先牌位的地方。此殿重建于清嘉庆年间,北山墙下立石碑一通,是太子少保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南昌等处、提督军务粮饷、仪征阮元所撰写的寝殿记事碑文。内容主要讲祭之丰不如养之薄,按帝皇之制必需建立后寝殿,才是完整的建筑。仲子负米之孝,现在庙里又建了后寝殿,完成了先祖的诚孝,举人郑勉所书碑文。 卫圣殿前有南北两庑,北庑是祭祀仲氏二代祖子崔和启的地方。后墙正中有康熙三十八年农历五月三日,清圣祖御书的“圣门之哲”石匾。另有壁碑十方。南庑是祭祀宋、元、明、清间倡导修庙政府官员牌位的地方,又名“恩公祠”。正中有康熙三十八年皇长子、直郡王、爱新觉罗·胤禔所题“克绍家声”石匾。另有壁碑八方,其中安南国正副使节壁碑三方。与升堂门平行,左有“忠信门”。进“忠信门”有“闻喜堂”,过“闻喜堂”为“斋宿房”。右有“明决门”,进“明决门”有“中兴祠”,“中兴祠”内塑有三十六代祖仲文的汉白玉雕像,仲文祖身着袍衫,头戴幞头,出神入化,栩栩如生。再往后走,便是为春秋两祭所建的“神厨”。 出来仲庙,经过土地庙,来到“御史府”。“御史府”大门两旁旗杆夹子和上下马蹬像卫士守护在大门外,这就是仲永檀的府第。仲永檀,字襄溪,号乐园。雍正乙卯科举人,乾隆丙辰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为编修,乾隆三年(1738年),任湖北乡试主考官,乾隆五年(1740年),任命为陕西道监察御史、左副都御史,壬戌会试总裁、武闱总裁。府第是五进院落,占地约十五亩。前院为待客,后院正堂悬挂着三幅画像,分别是仲子六十二代孙,开州同知、敕授承务郎仲应甲;仲子六十三代孙、诰赠通议大夫仲朝宣;仲子六十四代孙、诰赠通议大夫仲天经。御史府东邻建有“三善堂”、“仲氏文化博物馆”和“仲氏故里民俗馆”,在这三大古建筑前面,是仲子文化园广场,高五米的汉白玉先贤仲子雕像矗立在广场中央,雕像右手握书(竹筒),左手扶祖传三尺青铜剑,昂首挺胸,双目炯炯有神的望着家乡卞邑。像座四周,刻有先贤仲子圣迹图,雕工精细,人物生动。雕像西边的最远处有一LED大显示屏,正在播放3D动画《负米养亲》。 广场南侧,是仲氏族人称作“衙门”的仲府。仲府始建于明朝,坐西向东,面向运河,是堂舍合一的古建筑群。仲府占地20余亩,主体建筑以大堂为主线,南北建筑相配列的五进院落,门前有影壁,两边有木质牌坊,影壁后有龙头碑一尊,记载清圣祖皇帝南巡銮回,驻跸仲府宸翰楼的史实。 仲府大门三间,仪门三间,大堂五间,大堂上悬雍正三年(1725年)农历八月五日所赐“勇行贻范”雕龙巨匾。南北配房各有五间,后有二堂,又名退堂,明三暗五。后为宅门,是历代仲氏翰林院五经博士居住的地方。主房是后楼五间,南北配房各五间。北配房后边为厨房,厨房院前是花园。花园内客厅、书房伴有小桥流水,假山上四季长青,鸟语花香。仲府西邻,是古建四合院两套,一套是招待所,一套是宾馆。宾馆整洁明亮,多功能厅,设备齐全。今天这里正张灯结彩,灯火辉煌,鞭炮齐呜,罗鼓喧天。哦,原来是仲家一后生正在举办婚宴。与仲府一墙之隔的是“仲子书院”,人们也称“仲子书堂”。仲子书院是一个规整的四合院落,是过去仲家后生上学的地方。现在里边设有“农家书屋”、“国学课堂”、“书法培训”、“名人字画”、“音乐茶座”等等。 出来仲子书院,越过湖东大堤,有一条长长的栈道,徜徉在曲曲弯弯的栈道上,能听到鱼儿唧呷,能看到盏盏渔火。远望雾气茫茫,明亮处瑞光熙和,隐晦处若隐若现;四野里,荷香馥郁让人醉,双目前,蒲苇摇影韧如丝;钓鱼台,茅草房,返璞归真,啾啾鸟鸣,潺潺流水,好似蓬莱仙景。 我一直朝前走,松柏参天,墓碑林立,心想仲林到了。细听,仲林上空的风声,湖水拍岸的潮声,还有稀稀落落的虫吟,更有似听到又辨不出的玄音,这玄音不正是中兴祖三十六代仲文举杯邀任令,把酒话桑麻时的切切私语吗?湖风怎么这么轻,轻到如李杜低吟诗;波浪怎么这么柔,柔到如慈母轻拍儿;虫吟怎么这么弱,弱到如弦音之未。哦,我明白了,是怕惊扰祖先们的闲情雅趣。继续前往,来到仲林的最上端,突闻一声“阿弥陀佛!”发现面前站着一尊弥高的居士,我知道他就是惠济居士。今天在这里相遇,我真是与佛家有缘。“施主,此乃仲林风水宝地,你知道前边这座坟莹下葬的是谁吗?”我摇摇头说“不知”。“你知道他为何从古卞邑迁至横坊村吗?”我又摇摇头。“施主,那好吧!我就慢慢讲给你听。二千多年前,汉室江山被王莽篡权后,改革新政,导致国家的100%的财富掌握在30%的人手中,官吏上下腐败,民怨四起,国库下拨的军费银两,用来贿赂官员。西有匈奴,北有鲜卑,南有绿林,东有赤眉,可谓内忧外患。天凤五年(公元18年),琅琊(山东诸城东南)人樊崇率领一百多人在莒县(山东莒县)起义,他们以泰山为根据地,转战于黄河南北,得到青州、徐州一带饥民的响应,义军很快在一年时间内便发展到万余人。地皇四年(23年)二月(王莽历三月)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年号更始,仍然称汉。同年九月(王莽历十月)王莽被赤眉军杀,新朝灭亡。就在这年的战乱中,仲子第十七代孙仲世德与妻黄氏沿泗河逃于济宁南四十里的延就亭,兄长仲世昌与子胥殁于战乱。这三百多亩的仲林,自仲子第十七代孙至六十二代孙都葬在此地。因而,这里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施主,我问你,你是为名而来,还是为利而往?”“阿弥陀佛,我在国企主事二十多年,国家赋予我的名和利,当下足供我一生之养,为了家族的事业我不求名利。”“阿弥陀佛!施主醒来吧!团结好你的伙伴,一起努力去实现你们的梦想吧!祖先永远保佑你们。”我猛然醒来,琢磨梦中惠济居士的教诲,忆着梦境中的仲子文化园:结构严谨,规制有序,气势恢弘,庄严肃穆,乃济宁城南一大胜景,是人们旅游、购物、垂钓、休闲、度假的好场所。
这一胜景,这一蓝图,是我们全体仲氏族人的共同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一定能够实现。就在这时,听到“咚咚”敲门声,推门一看是仲超。
2014年10月25日
仲氏故里分会仲崇民
该贴已经同步到 仲崇民(仲浅)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