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仲子

孔子早就预料到子路之死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每读《论语》,脑海里便有生动故事反复演绎,耳畔总有师生笑谈娓娓动听……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其实,上下五千年,一部《论语》不知造就了多少中华英才与炎黄子孙!《论语》中的师生对话与弟子问道,全是关于人性的深层思考,关乎人生的现实思考、明德修身、从政为学、孝亲事君、做君子士大夫,如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今溯古。其实,他们个个都是有说有笑、有情有义、有生有死、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伯牛身染恶疾而殁,颜回陋巷穷困而终,子路战乱蹈仁而死。命运不因老少贵贱而厚此薄彼,圣贤仁君的死,让人倍感生命的沧桑和轮回的无常。无法面对的子路之死,子路是孔门个性最鲜明、性情最耿直的调皮生。由于他尚勇好义,直率坦荡,不幸被孔子言中去路:“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通读《论语》,不禁由衷喜欢率真可爱的子路。太史公有记载:“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他的出场便与众不同:头戴雄鸡毛,身佩公猪装饰品,一身勇猛好斗、奇异另类的野人装扮。“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路师从孔子“喜从游”,遂成孔子忠实的跟随者,是老师学问的实践者,老师道义的维护者,更是老师言行的监督者,也是孔子的近身侍卫,贴身保镖。所以孔子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子路作为孔门“四科十哲”之一,虽不如颜渊聪颖勤奋,不及子贡雄辨利辞,但也十分好学。“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又闻。”子路忠信明决,“千乘之国,不信其盟,反信子路之言。”子路无宿诺,被老师赞为“片言可以折狱。”子路好勇,又想成为君子,故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明示:“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孔子又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孔子则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子路学习鼓瑟弹琴,琴声似有北鄙杀伐之音,孔子便说:“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于是门人不敬子路,孔子见状正色道:“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子路不善矫饰,连夫子言行也监督批评。孔子为实现宏图大志,硬着头皮去见南子,子路不悦,强烈反对,夫子指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叛臣贼子公山弗扰和佛肸欲召见起用孔子,子欲往,子路大为不悦极力阻止。孔子申辩:“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子路和老师的讨论也最热烈最直白,如子路问:“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答:“必也正名乎!”子路脱口而出:“有是哉,子之迂也(老师您太迂腐了)!”孔子反戈一击:“野哉,由也!”(子路你野蛮不知礼啊!)师生问答之间,绵里藏针,生动有趣。每次弟子侍侧,老师有问,子路必先抢答,想也没想,便手舞足蹈说起来。子路唐突发问,常被老师批评:“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路问事鬼神,孔子直接回驳:“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敢问死”?孔子反问:“未知生,焉知死?”子路耿直率真,常闹笑话。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孔子病好后,一通大骂:“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为穷乎!”夫子一语双关:“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所以,只要子路在侧,便有欢快轻松的氛围。师生相处其乐融融,妙处横生。其实子路死于孔悝之乱,原可避免。正因他好勇尚义,不听子羔劝告,才有“不避其难,结缨而死”。他的死,完全是个性格悲剧,是献身理想的“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更是完善君子人格而从容赴死的英雄壮举!曾经“冠雄鸡,佩豭豚”的野人,生死关头念念不忘“君子死而冠不免”,结果被乱党剁成肉酱。他的“结缨而死”,忠实践行孔子儒家学说,虽有几分迂腐,但至死不失君子风范!
正序浏览 看全部 全部回复12
  仲超说的对,我很赞同这一点。
请不要把仲子之勇视为鲁莽。《淮南子、精神训》载:”颜回、季(子)路、子游、冉伯牛,孔子之通学也!“其文亦属最优。
再者,黄继光、董存瑞等革命先烈能说”不得善终“吗?
仲子的死是忠君报国,英勇就义,死得其所。泗水知县孙鹏赞曰:“结缨兼负米,宇内此完人。”不能说是“不得善终”。孔子的那些话只是当年告诚仲子时说的,其实仲子不是鲁莽之人。
仲兆仁(淮阴) 发表于 2014-12-22 09:49
这也说明孔子对子路的性格了解得很清楚,同时也体现出老祖子路临危不惧、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和践行儒家文化 ...

值得学习
这也说明孔子对子路的性格了解得很清楚,同时也体现出老祖子路临危不惧、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和践行儒家文化,树立了自己的光辉形象。
论语和孔子家语里面都有记载,请各位去看一下。
仲伟利 发表于 2014-12-17 13:08
论语是后人编的,说没说无从考证。真有那本事,颜回的死他也应该事先知道了。

哈哈,这个推断有点道理!
巧合而已吧
仲梦一(盱眙) 发表于 2014-12-17 13:00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翻译出即是“像仲由这样,只怕会不得善终啊!”的意思。

论语是后人编的,说没说无从考证。真有那本事,颜回的死他也应该事先知道了。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翻译出即是“像仲由这样,只怕会不得善终啊!”的意思。
其实这是孔子了解自己学生的表现,是孔子自信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冠雄鸡,佩豭豚”,应该不是野人的说法。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带耳环,刺纹身属于另类。至于他的死,应该说是愚忠的代表。也就是因为他的死才换来后人的荣耀!后来有一大批人,在他的影响下,就这样死了的。像岳飞,宋江,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孔老二的流毒。
回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