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志续修

[建言献策] 浅谈古籍整理用字
  中国古籍,指的是:产生于公元1912年之前、内容为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方法是中国古代传统著作方式、装帧具有中国古代图书传统装帧形式的典籍。
  2012年以来,我着手编写仲氏家志(初名《潍坊仲氏志》,后名《泗源新志》)。在此期间,除了在各类丛书中查找资料以外,需要对发现的仲氏旧志等古籍进行录入整理。在此结合实例,谈谈我在“古籍整理用字”方面的体会。
  一、用繁体字还是简体字
  对古籍进行整理和校雠,是保留原有的繁体字还是用通行的简化字,见仁见智。我个人倾向于使用繁体字,这样有利于保持古籍的原意,传承古代文字和文化。
  对于网络上能查询到的文本,应该慎用“简繁转换”功能,原因是繁体字和简体字并非一一对应。这样的例子,网上随处可见,在此不作赘述。
  二、异体字
  这里说的异体字,指的是完全可以与其正体字互换的。虽然保留异体字可以更好地反映古籍原貌(以前我也是这个观点),但在实际操作中,我认为能统一起来更好。
  例如项梦原《仲子三墓志序》一文的“死”字,刻本上都印为左“歺”右“人”的机构;“魂”字,刻本上都印为上“云”下“鬼”的结构。而其他部分文章上这两个字则用了其正体字。整理时,建议统一。
  另外,还应该回到汉字的造字规律,采用字理明晰或变异度较小的字。
  例如:“旣-既”,前者合乎“从皀,旡声”的字理,选前者。“強-强”,前者合乎“強”从“弘”的字理,选前者。“爲-為”,前者保留上从“爪”的字理,选前者
  三、通假字
  通假字的起源,其实是借用字、分化字,后来变成了流传下来的正常现象。
  例如《论语·为政篇第二》,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上文的“女”,通“汝”。最后一个“知”,通“智”。
  对于一些因错字而通用的,建议恢复正确的字。例如“峕”,其实就是“旹”的讹字。
  四、避讳字
  作者原文避本朝帝讳及家讳者,一般不改,个别影响理解文义的避讳字,可出校说明。缺笔字则补足笔画。
  明清人引用古籍避当朝帝讳而改,如“弘治”作“宏治”、“仲弘道”作“仲宏道”、“仲尚玄”作“仲尚元”、“孔胤植”作“孔衍植”之类,应据实回改为前者。
  五、刻版错字
  明显的刻版错误,根据上下文可以断定是非者,如“已”“己”“巳”的混同之类,不论有无版本依据,可以径改。

倒序浏览 看全部 全部回复11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尤其是现在激光照排,不宜再手工“拼字”。因为有超大字符字库,一些所谓的“生僻字”都能显示出来。如果考虑到“保持字体一致”这个因素,确实应该对整理的古籍文字进行规范统一。
  PS:一些异体字、通假字及错别字,未必都是作者写的,很多是进行木刻版时由刻工所排。
实干兴会,实干兴族。跻明爷爷不但是实干家,也善于仲子历史研究和总结。看到跻明爷爷发帖浅谈古籍整理用字,其实我也是偏爱繁体字,虽然看不懂,半知半解但又喜欢古籍文字。
提倡用繁體字,不做避諱,通假、異體字有作注可用,
异体字错别字有可能是排版刻工所为。通假字很多字形都是天差地别,跟刻工关系不大
繁体老字笔划多应该用规范的简化字用来传抪宏扬予防现在年青人看不懂
明爷辛苦了
古今结合,与时俱进,吸取精华,不好理解的文字及章节,可以注解一下,尽量保留原始文化状态。
赞同文章的观点。
长辈辛苦了
“裡”、“裏”和“里”,“余”和“馀”在繁体字中表述是不一样的。
再如:台、臺、颱、檯。 如地名:台湾、海安东台、台州(Tāizhōu),就不能用繁体字。
回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