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 积分
- 4617
注册时间2009-11-8
最后登录2025-4-3
|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仲崇民(仲浅) 于 2014-6-2 21:02 编辑
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仲子第十七代嫡孙仲世德,为避赤眉起义的战乱,携居家从故乡卞邑迁至位于任城南四十里的延就亭(今仲浅村)。因水土不服,全家腹泻不止,生命垂危。世德祖昏睡中偶然一梦,见二郎神从卞邑老家背来一口水井,噗通一声放在院中,世德祖被响声惊醒,来到院中一看,见院中果然出现一口水井。忙把家人叫到井前,一边看井,一边寻找二郎神,其实二郎神完成使命已回天宫。
世德祖抬头望了望蔚蓝的天空,又低头看了看清澈的井水,轻声说道:“这是祖先的庇护,神仙的保佑啊!”世德祖为了教育后代子孙,饮水思源,不忘老家泗水。便在井旁立一石碑,名曰“泗源井”。后来砌了院墙,把此碑镶嵌墙中。“墙里有碑,碑下有井” 便成了一大景观。十里八乡不少的人纷纷慕名而来,“泗源井”成了世人瞩目的景点。
“泗源井”神奇的地方还很多,说此井通东海,守护在先贤仲子塑像下的蟒蛇,有时更深人静时,把头伸到井里喝水。当年有人碰巧见过,说像水桶一样粗。还说,有仲家一位老太太,因事和家人吵架,一气之下寻了短见。她夜间衬天黑没人,怀抱石头,跳进“泗源井”,等家人发现,从井中救出一看,上身衣服都没湿。老太太说:“我命不该绝,祖先保佑,感觉有人在下边托着我,不往下沉”。自那以后,再也没人跳井了。
文革期间,供销社进驻仲庙,石碑也不知何时被毁,“泗源井”也被石板盖在供销社的大门下。根据总会2014年工作安排,仲研会仲氏故里分会2014年5月对“泗源井”进行清淤修复,由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重立“泗源井”碑,“泗源井”三字由仲子第七十四代孙、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一任理亊长仲崇义先生书写。
据传说,当今的泗河是当年二郎神背井时,井水溢流而形成地。
|
|